宋代漕運不歸地方管,歸漕司管。漕司又名轉運使,轉運使除掌握一路財賦外﹐還兼領考察地方官吏﹑維持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等職責。但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漕運,因此成為漕司。
當初和周學提一起爭的,就是江西南路的漕司,漕司實為一路官吏之大魁。
如地方上漕運出現問題,則先去發運司,發運司就是掌管一段河道水閘船隻的地方。漕船從財產上算,是他們的東西,民船撞了漕船,去他們那裡打官司,那麼結果可想而知了。
但面上的過程還是要走一趟的,甚至於船老大屢次提出私了,都被那押綱斷然拒絕,簡直高風亮節。後來陳初六才知道,這押綱和發運司的事情,早已經是約定俗成了的。若是他們私了,就拿不到通關的文書,到了下一閘,照樣被剋扣。
不過,這些事情,發生得不多,也不足為外人道。大多數漕船,能夠私帶貨物入京販賣,就算沿途有剋扣,也能挽回一部分損失。辦法多,出路多,如果都是這位押綱一般,那早逼上梁山了。
漕船客船一起來到發運司,發運官一聽,知是又有了進項。當下沒有半點拖延,點齊衙役,開堂審問。
衙役喝到:「婦孺退避,男丁上前!請大老爺!」
一眾船上的女子,都被屏退了,陳初六也拍拍趙雅道:「照顧好盼兒、巧兒,我先進去了。」
趙雅一如既往傲嬌:「又不是我的女人~」
說完了,她還是緊緊拉住了盼兒、巧兒的手。
來到堂前,只見一個頭髮斑白的官員上前來,整理一番自己的僕頭烏紗,居上坐下,緩緩拿起氣拍,在空中稍停,然後急落直下,一聲驚堂,滿屋寂靜!
眾人下拜,發運使面前跪倒一片,這種場面,他這輩子,已經重複了許多次。本來這時他要虛扶一把,令眾人站起來的,可這時,他卻看見了撲通跪下去的人群之中,還有一人直愣愣地站著。
當下心中不快,喝問道:「無關人等,退至門外聽審!」
船老大看見陳初六,微微驚訝,仿佛是遇見了救命稻草,便回到:「老爺,他,這位公子是士人……」
那發運使怒道:「給我抽他嘴巴,讓他多言!」
旁邊有個師爺勸道:「大老爺,何必動如此肝火,那人興許是哪裡的讀書人,年輕傲氣。」
可這時,發運使卻偏偏置氣:「讀書人不務正業,竟在此花船上遊玩。本官雖不管風化之事,可好歹也是你的長輩,你怎可自負而不拜?」
「來人!」發運使喝到:「將此人拉出去,打他三十板子殺殺威!」
說完,轉運使碰了碰師爺,師爺方才恍然。不愧是大老爺,果然英明。堂下所站之人,雖然有些錢財,可等賠船的錢罰完之後,也所余不多。但眼下這個書生,卻似乎比其他人都富裕一些。
大老爺哪裡是看不慣他傲氣,分明是看見了財路嘛,真知灼見,洞若觀火啊!
師也跟著喝到:「抬遠些去打,休讓他慘叫之升擾了堂上!」
一幫衙役就要上來拿人,卻見陳初六面無半點驚慌,伸手攔住冷冷道:「慢著,我乃皇上親封之『賢良方正』,爾是何等雜吏,敢打我?」
發運使聞言一凜,詢問道:「敢問尊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