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 > > 宋朝大官人 > 第一百九十五章 著作等身

第一百九十五章 著作等身(1 / 2)

一晃過去了一個多月,此時白鹿洞書院,已經沒人敢與陳初六為敵。

撇開陳初六本身有一大票粉絲外,只要拿出山長的關門弟子這塊牌子,便在廬山地面上,沒人敢和陳初六硬剛了。如此,陳初六也好天天安心讀書。白鹿洞書院不愧為四大書院,陳初六在這裡,遍尋古籍名書。許多在後世「散佚」的書,在這裡都有抄本,拓本。

這令陳初六眼界大開,重新恢復到了以前那種海綿狀態,不斷地吸收知識。而且他並沒有絲毫要滿了的感覺,反而是越讀越想讀,吸收得知識越多,理解新知識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到後來,陳初六拿起兩本不同版本的拓本,把兩本書哪幾個字不同都找了出來,然後繼續尋找古老的版本,判定其中哪一本是更符合原著的。這好似考據訓詁的漢儒,或者原.教.旨.主.義的人一般了。

其實,讀書為的有用,經世致用才好。什麼都去摳古意,沒有半點作用。你放在二十一世紀讀論語,非得按照孔子當時的原意來理解,非得碰一鼻子灰不可。雖然不實用,但陳初六又偏偏沉醉其中,仿佛品讀紅酒細微滋味一般享受。

放在外面,他這份本事,也足以下巴拖地。畢竟儒家講究的是傳承,非得一字一句從孔子嘴裡說出來的才好呢,越老越值錢。所以陳初六經常一句話,把別人給直接噎死了。

至此,陳初六覺得自己可以做點什麼事情了。來白鹿洞書院的目的,是為了立言,是為了出名,是為了轟動轟動天下。

一開始,陳初六是想的提前把朱熹的四書章句給搬出來。朱熹的注釋的四書,乃是後世千年封建王朝都認可的東西。這其中有十分大的弊端,但同時不得不佩服朱熹,不得不承認他的文章是符合大環境的。

但陳初六讀了這麼多古籍之後,覺得不能亦步亦趨跟著朱熹了。寫自己的書,要有自己的見解,要傳自己的道。可自己的道,是什麼道?

陳初六說過,他的志向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什麼是為往聖繼絕學?這是張載的名言,宋代之後,每一個讀書人都十分清楚自己繼承的誰的學說。

他們的學說,是從堯傳給舜,再由舜傳給了禹,禹傳給了湯,然後是周文王,周公傳給孔子,孔子一路傳下來的,這叫做「聖聖相傳」。「往聖」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絕學」者,孔孟先儒所弘揚之道學也。

此時的陳初六絕對有本事「繼絕學」,他那訓詁的本事,就是洪青陽也佩服。但還要開太平呢,把朱熹、二程的東西搬出來,開了太平嗎?

事實證明,沒有。朱熹死後,南宋都沒撐過一百年。歷代遵循他學說的朝代,也沒見多太平,照樣還是內憂外患。這倒不是怪他,只怪後世的人沒人看出來,他的東西根本不能行之四海,傳之萬世一字不變,生搬硬套到治國上。

要實用,要符合大環境,還要能占據輩分的優勢,遵從古意……陳初六糾結了起來,在藏書樓裡面沉思,從白天到黑夜,忽然,大笑了起來。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次也寫不完我的本事,還是從小處著手吧。是時候把新版本《大學》搬出來了。」陳初六提筆,在紙上寫下了五個大字「宋朝大官人」,啊不對不對,是寫的六個大字,《大學章句集注》。

最新小说: 寡夫欲潮 暗恋成真 【gb】动物农场 穿成恶毒主角攻被np强制了怎么办 發家後,你告訴我這是修仙世界 我靠賣椰汁成神了[天災] 欲言难止 喜剧天王 王者恩仇 快穿:神明她又在修羅場當萬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