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在花店和雜貨店裡消磨時間,去了一家銀匠店,與銀匠聊了一陣子,又訂購了一枚刻著她姓名的素圈銀戒指。
等到了八點,運送刊物的馬車到了書店門口,為這裡運送著老闆訂購的貨物。
那些在陽光下折射著金色花紋的書籍被一摞摞的搬運進書店裡,擺上了最顯眼的那層貨架上。
剩下的刊物,例如萬花筒,則像報紙一樣疊在一起,放在收銀台旁邊的貨架上,店員一點要整理的意思都沒有。
瑪格麗特裝作不經意地走進去,在書店裡逛了半個小時。
不出意外,陸陸續續就有人來這書店裡一打一打的訂購故事冊子。
有些是來自北方或者別的國家的小商人和趕路人,要帶些路上消磨時間的玩意兒,只能選擇這樣便宜的東西閱讀。
還有的是本地居民,剛剛結束了一班凌晨的早班,來隨意挑選一本,付幾個便士,也就一頓早飯不吃的價錢。
瑪格麗特看著,有一個年輕的姑娘來選購,她問老闆還有沒有萬花筒,老闆讓她自己翻,她找了半天,才在貨架上找到她想看的那一期,是粉眼的倒數第二個故事。
過了一會兒,店裡的助手問老闆確認進貨單,那老闆摸了摸鬍子,叫助手繼續定萬花筒。
「下一期要進二百冊回來,與二月花一樣,至於白羽公爵,波羅斯,就進一百冊吧。」
書店老闆說著,瑪格麗特湊過去,詢問他近期那一種故事冊子銷路最好。
等到午後,她才抱著一本書和玫瑰花回到了飯店裡,開始新一天的寫作。
寫作這份工作,要花上日日夜夜的時間,面對著紙片,以及不會說話的桌椅板凳,實際上十分枯燥乏味,要長時間的,每天留出固定的時間來思考,來不斷的改版,書寫,不敢放棄,只為一個不知道會不會有成績的結果,但凡生活中遇到一些耿耿於懷事情,就能完全的影響到筆鋒所處之地。
她現在心情很平靜,故而內容細膩。
趁著這種平靜還頑強,就寫了好幾天,為銀匠和賣花的店鋪寫了兩章短篇,她做了一個類似時間軸的手法,雖然是完全沒有關聯的小故事,但卻被倫敦這個城市的氣候變化所連接,就好像一張巨網,見微知著的感受到了,倫敦是如何在勞動中甦醒。
在《瑪德娜夫人》上架之前,索倫就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倫敦,他寫了便條給瑪格麗特,告訴她通車很順利,又說,要準備一起處理婚前應該處理的,十分嚴肅的事物。
瑪格麗特並不知道他想做什麼,但還是按照他便條上說的,在禮拜四這天騰出兩個小時的時間。
短篇連載期間,長篇也在寫,她的時間很寶貴,但留幾個小時還是可以的。
索倫這一去北方就是一周多,但給人的感覺好像過去了很久很久一樣,赴約的那天,瑪格麗特下樓倒是快,走出來時卻放緩了步伐,看見他笑盈盈的站在馬車邊上,她又快步跑了過去,一把挽住了手臂。
「我們今天要去哪?」
索倫扶著瑪格麗特上車,替她提裙子,鑽進車裡關上門,吻了吻她的手背。
「我給你準備了一份婚前禮物。」
他輕描淡寫的說著,卻見瑪格麗特也拿出來一隻小盒子。
她取出裡面刻著她名字的戒指,「正好,我也有禮物送給你。」
說著,她把這戒指塞進了索倫的手指上,又把他的家族戒指取了下來。
「這個就歸我了,你只要一抬手,就能看見我的名字。」
索倫低頭,在陽光下看著這枚戒指,莫名覺得自己準備的婚前禮物有些庸俗,但好在實用。
瑪格麗特還以為,她的婚前禮物會是一件東西,故而也不問是什麼,想等著驚喜出現在面前再開心。
一路上,索倫昨天趕路趕的有些疲憊,為了準備那個禮物,今早又早早的與銀行通信,此刻困的靠著她打瞌睡。
瑪格麗特也就任由他靠著,直到馬車行駛到了銀行附近,她才覺出一點不對勁的味。
過了一會兒,索倫牽著她往一所溫菲爾德家合作的銀行里走這裡的大廳空無一人,似乎封了館,只有經理和董事,還有幾位律師在這裡等著他們,瑪格麗特猛然看見,威廉姆律師也在這裡。
她更不清楚他要做什麼了。
索倫向瑪格麗特依次介紹,告訴她,這些人都是處理了他們家幾代人財務的朋友。
他與瑪格麗特的律師打了個招呼,對她說,人是他請來的。
說著,瑪格麗特被請進一間接待室,經理拿出一份合同,告訴瑪格麗特,這是索倫為她準備的一份為期四十年的年金。
從這個月開始,總額為二十萬英鎊的銀行年金就會生效,每個月的利息會按時打到她的帳戶里,這是一筆不菲的錢,合同一旦生效,就四十年不能違約,銀行和索倫,以及她,都有律師在場確保了合法性。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對她利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