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達被這些戰友搞得焦頭爛額。
作者有話說:
薛承曦:雖然我人不在,但是我有助攻,讓你們忘不了我。
……
第89章 解決糧食問題
真金不怕火煉,木家堡製藥廠的藥品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張成達送到前線的藥不僅僅是虎杖液和止血藥,在這兩種藥品取得了立竿見影的療效後,木家堡生產的其他藥品也受到了關注。比起乾燥的雲省,長時間生活在海上的海軍戰士們受風濕的折磨更加明顯,去痹丸成了熱銷產品,年紀越大的需求越急切。所以這些其他軍區的領導就找到了張成達這裡。
「現在所有勢力都知道你們那邊有衝突,不能讓你們直接聯繫,我把製藥廠生產的品種告訴你,你們需要什麼藥品,由我們這邊下單再走內部後勤運輸過去。另外,上次那批止血藥效果好是因為製藥廠在深山發現了一批幾十年的三七,虎杖液更不得了,你知道裡面有啥東西嗎?太歲!這玩意兒我一輩子都沒見過,還以為老祖宗吹牛呢,總之這兩東西不一定有。」
張成達也想幫木家堡擴大銷售量,軍區的單子可是所有工廠都想接的,因為他們渠道穩定又不拖欠。白露如今做的事情他也聽王連長說了,開學校教書育人,這多好的事情啊。白露才來他們軍區教了多久,兩個醫生和護士們就學得有模有樣的,尤其是梅芳,她按摩技術好,如今可是醫院和家屬院的紅人。
司令家的愛人也是有軍職在身的,年輕時候大大小小參加了三十多次戰役,冬天裡老寒腿發作疼得厲害,梅芳接手後,不僅給老太太做藥浴和按摩,還主動給老太太做了藥膳,老太太的情況緩解了不少。就前段時間,老太太覺得梅芳太瘦了,還天天拉著梅芳回家吃飯。以前張家那老太太借著照顧孩子的藉口留在軍營磋磨梅芳,那混小子也是拎不清的,司令夫人認識梅芳後,張家那老太太早就給打發回老家了,孩子也放到了育紅班,她前些天見到梅芳都差點不敢認,氣色不知道比以前好了多少。
這還是上了年紀才開始學的,張成達不敢想白露收的那些從小開始學習的孩子,以後會有什麼養的成就。反正他已經打定主意了,退休了就去木家堡養老,正好和木金花做伴。而白露培養的這批苗子,他說什麼也要挖幾個到軍隊裡來。
訂單擴大了,但還是由雲省軍區出面和木家堡訂購,雖然說腦子正常的間諜也不會用給藥品下毒的方式來搞破壞,因為不確定性大,但事關前線,自然是越穩妥越好。不過以後運輸藥品的戰士也得增加,張成達做了決定之後,便給白露帶了信,同時也得知了療養院開業這件事。
這對於白露來說是好事,一個廠子要想發展,銷售是最重要的。原材料方面白露不擔心,姚縣有如此豐富的藥材資源,很多年沒有好好開採。就拿木家堡來說,別看去年知青們和村民們都在採藥,但大家基本都集中在前山兩座和後山兩座山頭山。而木家堡,有野獸的後山就不說了,只說前山,從木家堡到牛寶山大隊之間的這些山頭,走路都要走三天三夜,這還是直線距離,真要分散開了去採藥,就木家堡目前這些人,怕是挖個幾年都挖不完,只要大家能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根本不愁藥材。只不過對於村民來說,如果走路都要走一兩天,就不划算了,但如果路修通,大家組隊去挖呢?
其他大隊情況也差不多,年初來走親戚的人們都帶著各大隊隊長的問候,詢問白露製藥廠今年是否還收藥材,價格方面有沒有變動,甚至還有安縣的大隊托人來詢問製藥廠能不能收他們那邊的藥材。
當然,種植是必不可少的,野生野長的藥材稀疏種類多,而有些藥材用到的頻率比較高或者生長時間久,前幾年可能不缺,但製藥廠一直擴招,白露不停出新藥的話,早晚會挖完。只有未雨綢繆,早早把藥種下去,再由藥材自己去發散,打敗其他野草,才能長久收益,而大家在藥材上看到利益,才會有更多的大隊種植藥材。
林下種植不占用土地,是最能吸引各大隊的一個點,這時候沒有機械化,農民種地的辛苦程度比上山種藥材更大,且這個時候人口多,也不像後世年輕人都去打工了。所以其實在各村,是存在勞動力過甚、地不夠種的情況的,也正是因為這個情況,這幾年到處都在開荒毀林,只為了有更多的土地。但是比起平坦的北方和能一年兩熟水資源豐富的兩廣來說,雲省並沒有那麼適合種植糧食。現在毀掉的山林,在三十年後便要退耕還林。如果一開始就搞林下種植,村民們有了收入,還能修正這條錯誤的路子。
原料、銷路、產內硬體設施都有了,如今缺的是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