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1 / 2)

送大堂姐出去的時候,天陰得很沉,好像隨時能下雨,姜舒月提醒道:「江南富庶,魚米之鄉,我打算去過河北、山東之後,到關外看看。大姐姐若是在關外有田莊,不如把農田微水利提前修建起來。」

「關外比京城濕潤,種水稻更便宜。」上三旗的人家,誰家在關外沒幾個田莊,覺羅家有,舒心的陪嫁里也有。

姜舒月笑笑:「正是種水稻。」

高產玉米,耐旱小麥,終於輪到水稻了。

在糧鋪,小麥粉比玉米粉貴,而稻米比小麥粉貴……很多。

若說稻米哪家強,當然是南邊魚米之鄉的出產,可若論美味,關外的稻米才是一絕。

先帝在位時,便在關外設置了總管衙門,專門負責進貢優質稻米和特產。

可惜關外太冷,稻米一年只產一季,且每季的產量也不如南邊多。除了進貢,便是自給自足,很少有餘糧能賣到關內。

所以大糧商炒作糧食,囤積居奇,從來只在江南一帶,幾乎沒人往關外來。

但關外是大清的龍興之地,又是旗人的故鄉,若能提高關外稻米的產量,恐怕八旗人家都能受益,到時候雍郡王的聲望只會更高。

舒心想到的這一層,姜舒月自然早想到了,但她最終的目標並不是幫四爺走上人生巔峰,而是進一步增加糧食的產量,豐富糧食的種類,讓她的子民能吃飽穿暖。

至於四爺,那是天命所歸,即便沒有她,照樣能御極稱帝。

高產糧食之於未來的雍正帝,不過是錦上添花,之於她的子民,才是雪中送炭。

皇宮富貴迷人眼,權勢動人心,可姜舒月心裡的那根弦始終沒有鬆懈,她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被誘惑忘記初衷。

晚上四爺回來,姜舒月已經吃過了,她一邊餵四爺酸葡萄,伺候他用膳,一邊問起不同地域糧食的產量。

四爺代管農事總督府,別看只是代管,所有數據都在心裡,張嘴就來:「京城高產糧食的產量並無區別,但普通糧食產量卻比河北、山東普遍高出三成。」

「在高產糧食問世之前呢,可有差異?」姜舒月追問。

這個也難不倒對方:「之前也有差異,與當年的氣候和旱澇有關,但差異只在局部,總體並不明顯。」

四爺看向她:「你不問我,我也要問你,原因為何?」

拋開種田的天賦,和某些先知的能力不說,只看高產糧食這個明顯的分界線,便能看出些不同尋常來。

若不是姜舒月懷孕,四爺恐怕早就問出口了。

來了來了,刨根問底的他又來了,別人都沒看出問題,又被他看出來了。

都說伴君如伴虎,姜舒月這個砂鍋快被問到底了。

但這一回,她不想說:「別人知道嗎?」

四爺知道這個別人多半指皇上,他搖頭,姜舒月長出一口氣:「別讓別人知道。」

最新小说: 我在無限世界修機械美人 大鐵匠與豆腐娘 主母愛誰當!紈絝夫君為我掙誥命 小巷日常[八零] 星河長明1戰與遠征 探班 重回高考前一個月 狐寵 海大胖覺得不行 與龍傲天成婚百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