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舒月忽然有些心疼四爺,不知道他當時是怎麼熬過來的。
家長偏心這種事仿佛是天生的,本人根本感受不到。
穿越前姜舒月父母早亡,上大學時卻與一個「扶弟魔」的女生分到了同寢室,一住就是四年。
女生原生家庭貧困,大學四年只在第一年家裡給了學費和生活費,之後三年,她不但要自給自足,還要每月往家寄錢。
後來姜舒月保研,那個女生也有資格保研,可她放棄了。
家裡太窮,她必須參加工作,賺錢供弟弟讀大學。
「憑什麼你上大學能自給自足,你弟弟就不行?」就算拿不到國家獎學金和專項獎學金,針對貧困學生還有助學貸款可以選擇,為什麼非要姐姐做出犧牲,姜舒月真不理解。
那女生只是苦笑:「我問過我媽,我媽卻罵我,說我想逼死她就直說。」
至今姜舒月都記得那個回答,並且感到震驚。
她不理解,世上怎麼會有如此偏心的母親。
現在面對德妃,她同樣感到震驚,並且真情實感地做出判斷。
此題無解。
「不要試圖改變父母的偏心,會變得不幸。」這也是那個女生給自己這些年的抗爭做出的總結。
聯想到歷史上雍正帝登基時德妃的表現,和做法,姜舒月放棄了討好德妃的打算。
德妃與四爺,不過是一對血緣上的母子,而她與德妃連血緣上的關係都沒有。
她會孝敬長輩,卻不會再與德妃交心。
只是有些捨不得小十四,因為他說:「四嫂我跟你去求見貴妃娘娘,告十哥的狀。」
罷了,德妃是德妃,小十四是小十四。德妃偏心無法更改,小十四還是可以從小培養的。
而且據她觀察,四爺雖然忍受了許多,還是很疼愛小十四的。
程度與十三差不多。
只要小十四這輩子不站在八爺那邊,跟四爺作對,也許他們會是一對好兄弟。
正因為德妃無條件地偏愛十四,把握住了十四,也就把握住了德妃。
今日這事,姜舒月不打算去貴妃面前告狀。貴妃處處為十阿哥打算,可見愛子心切,甩德妃好幾條街,告了也是白告。
但她也不會就這麼算了。
晚上見到四爺,姜舒月把自己的打算說了:「五所位置好,地方也寬敞,咱們搬過去住吧。」
反正他們也才住進來,並沒置辦太多物件。況且兩個院子都歸他們使用,搬家很簡單。
四爺從前院來,早已知曉今天在阿哥所外發生的事,聽姜舒月這樣說,挑了挑眉:「好,搬家。」
只有千年做賊的,沒有千年防賊的。與其讓十阿哥恨上天天盯著,伺機作亂,還不如搬過去,守株待兔,以逸待勞。
兩人都是行動派,稟明皇上之後,說搬就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