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1 / 2)

劉良捧起金黃飽滿的玉米種子,笑得嘴角差點裂到耳後根:「撿到寶了!下官在農事司當差十多年,從沒見過如此飽滿的玉米種子。」

不,他見過,就在前不久,在那個後院。

劉良又捧起一些,感覺種子庫破舊的房屋都被色澤金黃的玉米,映出了蓬蓽生輝的感覺。

「這些種子都是霧隱山田莊種出來的?」劉良忍不住問。

四阿哥已然稟報過皇上,自然沒有隱瞞的必要:「一共兩萬斤糧種,都是那邊的。」

本來還想讓劉良看一下是否能做種子用,結果對方一開口就說是種子,倒也省了口舌。

果然猜對了,劉良又問:「不知種了多少畝地?」

「二十畝大田。」四阿哥替他計算,「畝產一千斤。」

其實不止,小丫頭還自留了兩千斤呢。

儘管有心理準備,劉良還是怔了一下,玉米,大田,災年,畝產千斤,籽粒飽滿都能做種子?

怕不是在做夢吧!

農事司收到兩萬斤玉米良種的消息很快傳到宮中,飛進南書房。

康熙拍著四阿哥的肩膀說:「老四,幹得不錯!」

誰能想到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四阿哥,才被派到農事司行走就搞出這麼大一個政績來。

兩萬斤糧食都不算小數目,更不要說兩萬斤良種了。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這兩萬斤良種不是小麥的種子,也不是水稻的種子,而是玉米種子。

玉米是舶來品,聽說在番邦產量很高,但傳到大清明顯水土不服。

產量低也就算了,口感還差。

當時農事司還在戶部,戶部尚書沒少被玉米荼毒,於是他第一個發問,苦大仇深地問畝產。

難吃都能忍,畢竟玉米再難吃也是糧食,總比樹皮和野菜好些。

窮苦百姓只為活著,填飽肚子,並不追求口感。

奈何農事司試種玉米那些年,戶部尚書年年被皇上指著鼻子罵無能。

理由很簡單,玉米在番邦是災年救命的糧食,怎麼到大清就不行了。

大清差在哪裡!

好容易把農事司甩到工部,沒想到工部又作死試種玉米,不是上趕著步後塵嗎?

話雖這樣說,戶部尚書也理解。玉米抗寒抗旱能力都很突出,就眼下這個年景,工部不死心想要再試一回,很正常。

但農事司多年的試種結果擺在那裡,最高畝產不會超過二百斤。

而皇上的要求極高,非要讓玉米和御稻比產量。御稻最高畝產八百斤,神仙來了也追不上啊。

為了證明種玉米這事誰來了也不好使,洗刷多年屈辱,戶部尚書越過工部尚書第一個跳出來問畝產。

畝產達不到皇上的要求,糧種再多也沒用。

康熙早問過畝產,這會兒見戶部尚書問起,也看向四阿哥。

只見四阿哥不卑不亢回答:「精耕細作畝產一千三百五十斤,大田畝產一千斤。」

最新小说: 小千岁 糟糕!新买的机器人和哥哥共感了(骨科1v1) 系统每天都强制我H! 我在無限世界修機械美人 大鐵匠與豆腐娘 主母愛誰當!紈絝夫君為我掙誥命 小巷日常[八零] 星河長明1戰與遠征 探班 重回高考前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