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雲徊始料未及袁恆宇會回答蕭星星這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問題,更參不透這三個字的答案,究竟如何意味深長。
蕭星星和楊童兩個起鬨的似乎也同樣迷惑,二人一時語塞在原地。
不得不說,對比從前,袁恆宇變得更會察言觀色了,他於是進一步闡釋:「書上寫,有緣分的人總會相遇。所以我會做好準備,等他出現。」
說話時,袁恆宇前半句看向蕭星星,可是最後那句,從蕭雲徊假裝失焦的眼角餘光窺探,他分明轉而直勾勾地盯著自己!
蕭雲徊不免揣測,袁恆宇究竟是平等地眼神照顧到在場的所有人,還是意有所指地將關鍵句子……落在了關鍵處?
蕭雲徊也忍不住琢磨,他說的「做好準備」,是什麼準備呢?他說等的那個「他」,究竟是薛丁格的人,還是……?
可惜無人能知曉。
適逢此刻,袁恆宇的手機響起,他從口袋裡拿出他的iPhone XR Max,一通行雲流水收發信息,隨後對楊童說:「於冠朝讓我們今天下午回去。」
楊童聽見「於冠朝」三字,肉眼可見變成一顆泄了氣的皮球,淒悽慘慘問袁恆宇:「師兄,你不會打算聽他的話吧?這年還沒過完呢?」
袁恆宇手掌翻覆間,大概是回完了信息,又將手機裝回口袋,對楊童說:「我說不回去,現在是公共假期。不用理他。」
楊童這才一副得救模樣感謝上蒼,大誇特夸袁恆宇:「我的偉大師兄,我的男神師兄,你就是我最酷的師兄!」
蕭雲徊從袁恆宇和楊童的聊天內容推斷,於冠朝大致就是沈正一口中袁恆宇那個不做人的大師兄。看見袁恆宇這小子在壓迫下依然好好做事,且脊梁骨筆直,蕭雲徊甚感欣慰。
讓他真正意外的,是袁恆宇手中那台久違的iPhone XR Max竟然嶄新。
那是2018年11月10日,袁恆宇20歲生日時他給他買的禮物。
那時他們還拮据,他也朦朦朧朧不知如何自處對袁恆宇的感情,歷經幾番天人交戰猶豫不決才艱難送出。
那時袁恆宇說,他會好好使用。
他的確在好好使用,而且一用就是三年多。
蕭雲徊只覺恍恍惚惚,明明茶該越喝越醒,可眼前舊物故人新情境,這些神奇的時空交錯,當真是茶不醉人人自醉。
第76章
寒假過後的第一個星期,袁恆宇所在的實驗室迎來第一次組會。
每月一次的組會,全實驗室的碩士博士生博後,通常分為兩種極端態度。
卷生卷死者如於冠朝,將其視為每月一次的角斗場,用以展示自我內卷程度並窺探他人內卷程度,方便調整內卷方向與機制。
貪生怕死者如楊童,將其視為每月一次的凌遲場,有本事在三分鐘內講完自己一月所得絕對不拖五分鐘,並熟練地自行劃上句號。
當然,例外如袁恆宇,自然屬於第三種情況:吃飯睡覺上班打卡,其餘一概不關心。
終於,實驗室十幾號人輪流匯報完寒假所思所想,導師依次做完結論之後,實驗室諸位齊刷刷殷切望嚮導師,等待一句「大家辛苦了」,做好準備走人吃飯。
只聽導師突然福至心靈,隨口問一句袁恆宇:「上次開會我分派給你的ICCV三維風格遷移的文獻,你看得怎麼樣了?」
2022年寒假過後,袁恆宇已經進入研二下學期,完成了開題,開始著手自己的個人研究,他主動找導師溝通問題的次數也慢慢增加。
由於大導師手頭橫向縱向母子項目較多,平日一對一輔導學生時間幾近於無,更何況袁恆宇只是碩士研究生,堪稱實驗室的底層勞動力。
所以,整個研一期間,除了每月團隊例會,他和導師並無其他交道。
儘管如此,他研一一年在實驗室可謂起早貪黑。
大學畢業後沒過多久,袁恆宇尚在杭州處理一些歷史遺留事務,便接到於冠朝的電話。
此前,距離導師通過郵件抄送將袁恆宇介紹給整個團隊,僅僅過去一周時間。
接過電話,於冠朝自報家門後開門見山問,袁恆宇最早何時能夠到崗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