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四個多小時的車程,愣是開了六個多小時才到。
姜澄下車的時候,嘴皮子都不溜了,純凍的!
大隊長連忙讓大家進屋兒,上炕暖和。
大隊長媳婦煮了紅糖薑茶給大家暖身子。
雙管齊下,透骨的寒氣在室內一點點的散去。
姜澄的耳朵,手指都變的通紅,更是開始發癢。
「搓一搓,讓血過的快點!」
「這天冷啊,可別凍壞了!我們這有不老少人一到冬天,那手都是凍瘡,可難受了。」
大隊長媳婦兒幫著姜澄搓手,姜澄自己揉搓著耳朵。
半個多小時後,可算是緩解了一點點,姜澄也終於能張開嘴說話了。
此時外面天色已經快黑,今天是肯定不能回去了,好在幾個人也做好了這個準備。
大隊長一家張羅飯菜,酸菜五花肉,紅燒野兔,干豆角燉粉條。
除了這三道硬菜外,還有豆腐燉雪裡蕻,涼拌干野菜,最令人驚訝的是炒鮮蘑。
姜澄盯著蘑菇看了又看。
「嫂子,這蘑菇哪來的?」
大隊長媳婦看了一眼,有點不好意思的道:「我每年自己在西屋搗鼓點,就為了過年添個菜。」
「您自己種的?」
姜澄夾了一個蘑菇,鮮嫩爽滑,很好吃。
「是啊,也是瞎整。」
姜澄放下筷子,誇讚的道:「您這可不是瞎整,這叫技術!」
「技術是能賺錢的!」
本不在意的大隊長媳婦,刷的看向姜澄:「這玩意兒能賺錢?」
第216章 咋不早說呢
大隊長媳婦成大嫂盯著姜澄看,等著答案。
「當然能賺錢!」
姜澄肯定的繼續道:「您想啊…這大冬天的,咱們北方哪有新鮮的蔬菜,我們今天來看的暖棚項目,不就是為了在冬天種出菜嗎。」
「我們的技術還得研究,實踐,最後才能出真知,您這一手種蘑菇的技術已經成熟,能直接就拿出來用。」
「物以稀為貴,只要有好東西,肯定能賣出去。」
姜澄說完,心動的可不止一個人。
大隊長腦袋一轉,就想到了為村民增加收入,著急的想問詳細點。
可他剛邁一步,就被自家媳婦一胳膊肘子懟走了。
「靠靠邊兒!礙事吧啦的!」
成大嫂一屁股坐在姜澄旁邊,心裡長草似的想問,一時間問題有太多,不知道該從哪裡問。
「姜澄,我就種了不多兒,賣…不夠吧?」
姜澄一聽,乾脆下地,讓成大嫂帶著她去看看。
成大嫂一聽,連忙彎腰給姜澄拿鞋。
「別別—-我自己來!」
姜澄阻止並下地,穿好鞋子,後面的連主任順手就把姜澄的軍大衣給她披上。
一行人就這麼前前後後的走到了西屋兒,成大嫂種蘑菇的地方。
西屋也有炕,炕上擺著幾根木頭樁子,木頭樁子中間有凹槽,凹槽里有些爛葉子似的發酵物混合著泥土。
蘑菇就長在這些泥土裡。
姜澄只是看了看,沒有上手摸。
「行,咱出去說。」
一行人又前前後後的退了出來,回到剛剛的屋子。
回來後,姜澄招呼大家先吃飯,一邊吃一邊說。
一群人你拿筷子,我遞碗的喧囂起來。
全部落座,吃上飯後,姜澄講了幾個注意點。
「成大嫂,我不會種蘑菇,不過你可以問問在這裡的農業專家,他們就算自己不擅長這一科,但肯定有認識的人。」
「據我所知,蘑菇之所以能生長起來是因為有菌絲的存在,目前最好辦法就是在秋天上山,找蘑菇的生長地,取它生長環境之下的土回來。」
姜澄剛說到這裡,成大嫂就連連點頭。
「對對對!我就是這麼幹的,每年秋天最後一茬蘑菇的時候,我都上身背兩筐土下來。」
姜澄立即讚賞的道:「這就是嫂子你的智慧之處了,您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還能加以利用。」
成大嫂被姜澄夸的不好意思起來。
怪不得她當家的喜歡聽姜澄說話,人家說的是好聽。
聽了就讓人心情好!
姜澄夸完成大嫂後,又繼續道:「嫂子要是想發展種蘑菇,不能著急。」
「當你能弄成一屋子蘑菇之後,在一步步擴大,一步吃不成胖子,穩妥一點好,免得賠錢又搭功夫。」
「而且,進去弄蘑菇的時候最好帶著口罩和手套,菌絲如果被吸入肺中,人會生病,非常危險。」
姜澄說的仔細,成大嫂和大隊長聽的都很認真。
一頓飯,就這樣的結束了。
晚上,成大嫂送來了家裡最厚的棉被,炕也是燒的熱熱乎乎的。
「安心睡,這次肯定啥事都沒有。」
上一次姜家老太太和張家作出來的事情後,大隊長一家煤油燈都鎖在柜子里了。
真真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