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師傅兩隻手比劃著名物品的大小,解釋著圖案的複雜難易,都是關鍵因素。
姜澄用心記住每一句話。
一上午的參觀後,姜澄和竹廠長一起吃了午飯。
午飯後,她就像最忙的街溜子,去到了製鞋廠。
很快,姜澄滿市溜達的消息就被傳出去了。
沒辦法,她太受所有廠長的關注了。
在第三天的時候,好幾家的廠長都在廠里抻著脖子張望,都快成望「姜」石了!
聽到消息的食品魯廠長有點坐不住了。
姜澄這麼忙,該不會有新的點子要去忙了吧?
那他們的酸黃瓜生產線怎麼辦?
魯廠長有些著急,可大領導的批覆還沒有下來。
他干著急,手裡沒東西,也不好去找姜澄。
接下來的幾天,姜澄依舊滿市亂跑,一去半天,有的還一待一天。
有的廠竟然還顯擺的放鞭炮!!
魯廠長急的嘴角都起火泡了。
這一天,市內開大會。
每一家的廠長都去了,機械廠是副廠長代理去的。
會上,對各廠的生產總結,未來生產規劃等等進行了兩個多小時。
終於輪到了食品廠。
「魯廠長,你們的酸黃瓜生產線計劃書很有可行性……」
喜訊來的太突然,魯廠長第一個念頭:趕緊回去找姜澄!
努力壓下衝動的魯廠長,先是一番感謝領導信任,再表決心,終於到了大會結束。
他是一分一秒都不捨得耽誤,上車,回去找姜。軍師。澄。
其他廠長羨慕的看著魯廠長的汽車尾氣。
「肯定去找姜同志了。」
「姜同志是真厲害,啥時候能去我們廠看看。」
「我還想讓她去我們廠呢!」
「你說我能不能給姜同志送點啥?」
一位廠長無意識說出來,旁邊幾位廠長立即附和:不能!不行!不好!
堅定說完的幾個人,各自撇頭,表情耐人尋味。
「五個人十二個群,八百個心眼子」在此刻具象化了。
此時話題的中心姜澄,正在家裡整理著她的資料冊。
有字,有畫,有條理。
每個廠子多什麼,現有什麼,能生產什麼,生產能力多少,都被姜澄整理成冊。
這些不僅是為了海市之行,更是為了十二月的羊城交易會。
屆時全是外國人,在姜澄的眼裡簡直就是鋪滿了金閃閃的星辰大海!
「姜澄——-魯廠長來了!」
沈奶奶喊了一聲,姜澄收好冊子,放進空間裡。
「魯廠長!」
隨著一聲喊,姜澄打開了門,看見了一頭汗的魯廠長。
「姜澄,項目批下來了!」
「恭喜魯廠長!」
姜澄邀請魯廠長進屋兒,沈奶奶默默的搬著一個小板凳坐在門口,免的一些長舌頭的人亂嚼舌根。
屋內,姜澄給魯廠長倒茶,關切的問了些與項目相關的問題。
東聊西聊,魯廠長越聽越著急。
「姜澄,我今天來是有件事和你商量。」
「魯廠長你說。」
「我要去海市一趟,塑料薄膜的事情需要解決,沒有它暖棚壓根建不起來,後面的事情都沒法展開。」
姜澄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我的意思是,你能不能陪我去一趟?差旅費,出差費我全額報銷。」
姜澄自然是想去的。
「魯廠長,咱們之間哪裡用這麼客氣。」
「這就是您一句話的事兒,上刀山下火海我義不容辭。」
魯廠長沉默一秒,頗為了解的道:
「演過了。」
姜澄嘿嘿一笑道:「我這是用誇張的修辭手法表達我的贊同。」
魯廠長被逗笑,又和姜澄說了幾句後便回了食品廠。
他要把相關事宜安排好了,再來找姜澄。
姜澄送著魯廠長出去,目送他上了轎車後才回來。
接下來的幾天,姜澄每天都去看沈確。
兩個人也不是一直在聊天,只是你一本書,我一本書,靜靜的共處一室。
姜澄上午待一個半小時左右離開,下午再去一個半小時。
中間的時間,她會拿著買好的飯菜去看馬老骨。
馬老骨都被她餵的胖了點。
這一天,姜澄再去的時候,馬老骨給了姜澄一百塊錢。
姜澄看著錢問:「您找到工作了?」
「你這個腦子,真是干點啥都能成。」
「馬叔,這麼顯而易見的事兒...您多夸幾次,
我愛聽!」
馬老骨哈哈大笑,都要笑出眼淚了。
他擦擦眼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