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奴婢就幫您把頭髮盤起來了。」
梳完頭髮後,顧瑤來到了承光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登上金鑾殿後,文武大臣們一起行禮。
「眾愛卿平身。」
顧瑤坐在了龍椅上。
當了二十八年的君王,她這手下的臣子是換了一批又一批。
到今年,又出現了許多新面孔。
隨即工部尚書王佑安按住出來了。
王佑安雙膝跪地,從袖口中掏出了一幅地圖,道:「稟皇上,臣有奏。」
「說吧。」顧瑤隨口回道。
王尚書行禮後,說道:「啟稟皇上,南北大運河於今年五月初八修建完畢,經工部審查勘驗後,確定可以全段通航。還請皇上下旨。」
聽到這個消息,顧瑤激動地站了起來,說道:「好!好!好啊!」
顧瑤一連說了三個好。
這條運河總算是修成了,她等得頭髮都白了。
王佑安再道:「皇上,這是工部畫的圖,上面標註了南北大運河全長四千三百六十二里,共十七個河段,每個河段所經過的州縣,還有沿途的水系,地貌情況。請皇上過目。」
第1221章 南北大運河終於通航了
顧瑤認真看了運河的水系圖。
這南北大運河北起安淮縣,南入澄海縣。沿途經過二十一州,四十二縣,跨越十七個河段嗎,全長四千多里。
這樣規模的人工運河,縱使華夏古代的京杭大運河也不能比啊。
顧瑤看著工部尚書王佑安,問道:「這運河通航後,從最南方澄海縣到最北的懷安縣,需要多長時間?」
「稟皇上,這運河通航後,乘坐普通客船,從南到北只需兩月左右。若是貨船,則只要一個多月。」王佑安回道。
顧瑤滿意的點了點頭,微笑道:「好啊,這樣南北貨物運輸的時間和成本可以節省一半,南方的學子來皇城趕考,走水路也可以方便許多。」
「這運河修的好,雖然花了朝廷六千多萬兩銀子,但造福萬民,功在千秋萬代。工部的各位臣工辛苦了,今年工部所有官員,包括在工部當差的差役,每人多發三個月的俸祿。」
「臣代工部謝皇上恩典。」工部尚書王佑安滿心歡喜的回道。
這運河修了許多年了,終於在自己任上修好了。這可是他出仕以來最引以為傲的功績。
顧瑤想了一下,再道:
「朕記得這運河項目起初是前工部尚書張元慶提出來的,也是他草擬了最初的計劃和方案,如今這運河順利修成了,張元慶的功勞不能忘啊。」
顧瑤這時想起了自己曾經的臣子,雖然這位臣子已經去世多年,但她腦海里還有對方的音容笑貌。
「皇上……」禮部尚書林祁這時站出來了,說道:「臣以為當獎勵張公,張公雖已去世多年,但他的功績不能因此而去。」
顧瑤點頭嗯了一聲,道:「翰林院聽旨。」
翰林院的官員馬上站了出來。
顧瑤接著道:「即日擬旨,嘉獎張元慶的子孫萬兩白銀,其妻若還在世,冊封二品誥命。」
「另外,禮部派人親自去張元慶的墓前祭奠,告訴他運河修好了。」
「臣等領旨。」
——
下朝後,顧瑤回到了昭和殿。
而此時西營的主帥岳凌已經在殿外候著了。
「愛卿今日怎麼進宮了?」看到岳凌在此,顧瑤有些疑惑,她記得自己今日並沒有旨意讓岳凌進宮。
「皇上,臣有事請奏。」
「進來吧。」顧瑤隨即進了南書房。
岳凌進來後,從袖口中掏出了一本摺子,他先行一禮,然後說道:「皇上,臣今日是來請辭的。」
顧瑤:……
顧瑤頓住,她剛還在想岳凌突然進宮是不是有些緊急軍務,沒想到他開口就要辭職。
「愛卿,您這……身子不適嗎?為何突然請辭?」
顧瑤看著眼前這位大將軍,自太傅楚淵去世後,這大越就剩眼前這位德高望重,可以統帥幾十萬大軍的大將軍了。
岳凌將辭呈遞到了皇上的面前,道:「皇上,臣今年六十有二了,這身子確實比年輕時差了許多,臣想辭去西營主帥一職,在家養老休息了。」
顧瑤沒有立即接話,她翻開岳凌的辭呈看了看,看完後又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