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瑤淡淡一笑。
這蘇墨心裡想什麼她猜不到,但他此刻的隱隱的失望他卻是看出來了。
想來他中意的不是中書令一職,而是尚書令左僕射一職。
而自己沒有給他真正想要的職位。
「蘇愛卿,朕把中書門下都交由你主管,希望在你的帶領下,我大越吏治清明,官員各司其職,清正廉潔。」
「臣遵旨,定不負皇上所託。」蘇墨大聲回道。
顧瑤,「接下來再說說明年要試行的田畝新政,新政的目的是保民生,保我大越千秋萬代之基業。朕知道,你們當中還有許多人私下裡反對新政,但到今日,朕也不妨跟你們說實話,新政勢必推行,任何反對新政的,都是反對朕,反對朝廷。新政試行後,無論官職大小,爵位高低,反對新政者,一律革職。」
這話說完,一些官員有些站不住了,有的想出來說什麼,但猶豫良久後,還是不敢站出來。
一會兒後,東遠候宣正大夫王元洲站出來了。
「皇上,臣有話想問皇上。」王元州看了看站在前排的楚太傅楚大將軍,他原本以為太傅會站出來說話,但沒想到太傅完全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
「說吧,朕聽著呢。」顧瑤隨口回道。
這是權貴勳爵的代表,想必是有要代表一幫子人開口。
東遠侯停頓了片刻後,說道:「皇上,自古以來,勳爵人家都是不納免田稅和丁稅的。朝廷要試行這新政,卻在新政條令中寫道:所有田地不論戶主,全部掛牌,這不是讓我等勳爵人家也納田稅嗎?」
顧瑤點頭回道:「你說的沒錯,新政就是這麼規定的。」
顧瑤說完這句,下面一下子站出來十幾位官員,都是有爵位在身的勳爵,包括梁國公梁允塘。
他們全部跪下,齊聲道:「皇上,請您善待我們。」
聽到這話,顧瑤忍不住地笑了,道:「朕沒有善待你們嗎?朕登基以來,從未少過你們的俸祿,侯爵府,一年官俸三千兩銀子,三百擔糧食,還有六十匹綢緞。朕少過一分沒有?」
顧瑤反問道。
她有猜到這些勛貴會反對,這些都在她意料之中。
這時梁國公開口了,道:「皇上,您確實沒有少過我們的官俸,但您如今讓我們也繳納田畝稅,那我們和普通的老百姓又有什麼區別,千百年來,勳爵人家都是不納田稅的,皇上,為什麼要逼我們納稅。」
顧瑤看著這位梁國公,心想這老傢伙膽子變大了,敢在朝廷上懟他了,難道是他的兒子娶的是自己的二妹文馨公主,他變成了皇親,所以膽子大了。
「梁國公,在朕眼裡,任何人皆是百姓,沒有區別,包括你,也包括顧家的皇室宗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是天子,掌管一國疆土,怎麼,這大越國還有土地是朕不能管理的嗎?」
第891章 給了他一個巨大的包袱
「皇上,臣不是這個意思,您誤會了。臣不知皇上為什麼要打破千百年來的祖制,對勳爵人家徵稅。」梁國公再又質問道。
現在楚太傅不站出來說話,如果自己也不站出來,那麼皇上根本不會把他們這些勳爵人戶放在眼裡。
「問得好,那朕就跟你們解釋一下。」
顧瑤站了起來,她看著大殿中十幾位站出來反對的勳爵,說道:「歷朝歷代,皆不向權貴徵稅,所以呢,權貴大戶們不斷地將銀子換成田地,他們的田地不用繳納一文錢的稅,所以不停地買地,買田。將百姓手裡的田變成他們的,將原本的農戶變成佃戶。權貴大戶們這麼做,地方鄉紳為了少納稅,則勾結地方官員,隱瞞田畝數。最後這天下的田地都在爾等權貴鄉紳手裡,百姓無田,變得你們的佃戶,靠著一點租糧過日子。這樣的國家能強大嗎?」
「當所有的田都被權貴鄉紳圈完了,朝廷到哪兒去收稅,這個國家又怎麼運轉。」
「皇上,您要這般牽強附會,臣無話可說。」梁國公看著大殿上的君王,這還真是一個潑皮無賴一樣的君王,並不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強詞奪理。
顧瑤冷笑一聲,好一個牽強附會,這是在罵她。
不過她也懶得生氣,而是懟道:「梁國公,你如此害怕新政,想必你家中有不少田地吧,讓朕猜一下,是幾千畝,還是幾萬畝。若是幾萬畝,新政實行後,你梁家每年就得繳納三五千兩田稅銀子。不想繳納田畝稅可以,回去把田產賣了便是。」
「皇上……」
梁國公還想說什麼,但顧瑤不想聽對方廢話了,直接擺手道:「退下去!」
顧瑤不想搭理這些人,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傢伙,他們並不考慮這個國家,更不會在意國家的興衰,只在乎他們自己家族的利益。
這幫勛貴退下去後,顧瑤再道:「列位臣工,朕允許你們提出自己的意見,但新政是國策,質疑國策便是質疑朕,質疑朝廷。朕希望大家和朕是一條心,如若不是,早點告老還鄉也是一種選擇。朕不會修改田畝新政的條令,只要是大越國境內的田地,不論是誰家的,誰名下的,都得掛牌。就算是公主、王爺,甚至朕名下的田地,也要掛牌,沒有例外。」
說完這句,顧瑤走下了金鑾殿,從側門出了承光殿。
見皇上出去了,王公公趕緊宣道:「退朝!」
原本應該開滿一個時辰的朝會,僅僅一刻鐘就結束了。
一些官員走出承光殿時,忍不住地搖頭。
還有的則神色凝重,好像要大難臨頭一樣。
蘇墨是最後一個走出承光殿的。
他看著手裡剛剛接的聖旨。
這一道聖旨下來,算是給了他一個巨大的包袱。這田畝新政是自己的兒子、女婿去推行,而自己這個中書令,必須全力的支持兒子、女婿去辦好這個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