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今日穿著明黃色的衣裳,在大越,只有帝王和太子才能穿的明黃色衣裳。
「臣拜見皇上。」兩人一同行禮。
顧瑤抬了抬手,道:「平身吧。」
說完,顧瑤坐在了主座的位置。
政事堂的大廳里有一張長桌子,平日裡丞相和兩位參政就在這裡處理政務。
此時桌上放了幾十本奏摺。
顧瑤隨手抽了一本。
打開一看,是明州知府上的摺子,報告明州當地今年的糧食收成情況。而摺子下面則有藍色字批,寫的是:知道了,按照朝廷旨意,明年繼續開墾荒田分給無田的百姓。
顧瑤看完摺子才看向站在自己身前的兩位大臣。道:
「丞相不在,這政事堂的差事,你們做得過來嗎?」
顧瑤前些日子允許了丞相留職休假。
「回皇上,丞相不在,我們確實有些棘手,不過多費些時間還是可以完成的。」回話的是於長林。
顧瑤點了點頭,道:「要辛苦兩位愛卿了。丞相身子抱恙,朕已經允許他長期休假了。」
「為皇上分憂,是我等臣子的職責。」蘇墨回道。
他可不認為丞相不在,這政事堂的事他做不來,
顧瑤嗯了一聲,接著又道:「朕這幾日一直在想,要不要在提一個參政上來協助你們處理政務,但想來想去,實在想不到合適的人選。」
說完這句話後,顧瑤停頓了,她看了看於長林然後又看向蘇墨,看看兩人是什麼表情,會不會接話。
但好一會兒,兩人都沒有接話。
顧瑤於是明白了,兩人都不希望自己再任命一個參知政事,準確的說,是兩人都不想再被分走手裡的權力。
於是她笑了笑,接著道:「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也就只能辛苦兩位了。不過朕若有空,會過來和你們一起處理政務。」
顧瑤此刻是真的還不放心。
她對丞相李璟是十分信任的,所以將理政大權交給丞相,她是放心的,也相信丞相不會有什麼私心。
但眼前這兩位就可不一樣了。
蘇墨是個心思深沉的,表面上是非常支持她這個君主,辦事也利索,但正因為他懂得審時度勢,討好君王,讓她並不大信任他,因為還看不懂這個人。
至于于長林,此人身上有很深的文人氣息,行事不那麼老道,為官雖然也有二十多載,但能力其實算不得多麼出眾。
他給自己上過幾次書,也提過一些建議,但大多都是沒什麼建設性的,隨大流。
所以,這理政大權,她暫時是不能完全放給他們。
「皇上能親自處理政務,那是再好不過。」蘇墨笑著回道。
第694章 真是好大一條船
元祐三年十二月初四。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三日一次的大朝會已經推遲到辰時三刻了。
百官們也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來上朝。
承光殿地下修有地龍,是用來取暖的,所以關上了門後,殿內還是相對暖和的。
進入大殿之內後,許多官員不自覺中看了看前排,依然沒有發現丞相李璟的身影。
丞相已有大半個月沒來上朝了。
顧瑤坐在金鑾殿上,手裡拿著一個暖手缽取暖。
她看著下面的文武百官道,見一些人都將目光望向前排後,知他們此刻的心思。
她於是開口說道:「眾位愛卿,丞相身子抱恙,朕已經允許他在家休養了。」
很快,有官員站出來了,是戶部尚書馬伯恩。
「皇上,丞相要休養多久?」
馬伯恩有些擔心丞相,自己也算是丞相的門生,若不是丞相舉薦,自己更沒有機會當上這個戶部尚書。
顧瑤沒有接話,隨即又有人站出來了。
是中書侍郎張賢。
「皇上,還請您派太醫去給丞相醫治,丞相為官三十多載,為我大越國是嘔心瀝血,鞠躬盡力,臣等都盼著丞相早日回到這朝堂上。」
此人說著說著,突然抹了一下眼角,似乎是哭了。
不一會兒,又有幾位官員站出來了,大家紛紛表達對丞相李璟的關切,同時希望丞相早日回來。
顧瑤看著這些人,這些官員包括中書、門下,戶部、工部、刑部以及翰林院的官員。
想來這些就屬於丞相這一派的勢力了。丞相不在,這些人應該是很著急。
顧瑤想了一會,回道:「朕已經派兩位太醫給丞相瞧過病了,太醫也開了藥方,但丞相的病需要靜養,朕也希望丞相早日回來,協助朕處理國事,但朕更擔心丞相的病情。」
顧瑤說的是實話,她內心更希望這位老丞相能身子硬朗一些,若丞相能幹到七十歲,那自己往後這些年也就輕鬆很多。
但天不遂人願呀。
馬伯恩又站出來了,他說道:「皇上,既然丞相確實因病不能上朝,還請皇上親自理政,處理政務。就像一年多前一樣。」
馬伯恩說完,幾十位官員同時站出來了,他們齊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