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頭有臉的人家,自然不會駁斥了這種事。
更何況,一般的人家,還入不得縣令的眼,能得宋思梅這麼一個帖子,某種意義上也是代表著人家縣令對這家高看一眼。
所以開宴這日,那些個有頭有臉人家的正房夫人們,拿著帖子,領著家裡頭得寵的女孩子,興興頭頭的去了縣令的後宅赴宴。
宋思梅坐在暖閣里,暖閣中放了數個炭盆,熱烘烘的,雖說是在外頭,帘子也半攏半垂,看卻沒有半分冷意。
宋思梅遊刃有餘的同幾位來得早的夫人說笑寒暄著,來得晚的那些,便在一旁品茶,等著可以搭得上話的時機。
場面看著一片其樂融融,無比和諧。
其實這些有頭有臉的人家,不乏互有競爭的,這會兒也不過是維持著表面的平和,彼此看不慣的大有人在。
角落裡,一位領著小女兒過來的夏家夫人,看著在前面跟宋思梅獻著殷勤的對家燕家夫人,頗為隱秘的撇了撇嘴。
她的小女兒看在眼裡,頗為憤憤不平,低聲道:「娘,那燕家夫人不過是個繼室,看她猖狂得意的那模樣。」
夏家夫人磕著瓜子,冷笑一聲。左右四下無人,她順道低聲教起了小女兒:「是因著燕家先頭那位夫人留下的女兒,同梅夫人關係很好。所以,燕家這位繼室,也能在梅夫人面前有幾分面子。」
小女兒倒沒聽說過還有這層關係,「啊」了一聲,悶悶的小聲道:「…可是,可是再怎麼說,梅夫人也不過是姨娘,至於這樣陪著小心討好嗎?」
夏家夫人把手裡磕得瓜子皮放在一旁的小簍中,拿帕子擦了擦手,看著四下沒人留意這邊,她便趁機同小女兒說起了這樁密辛,「你年紀也不小了,也該懂這些了。我正好同你一說,也免得你在梅夫人跟前失了儀態。夫人此人,其實先前也是大戶人家來著。只不過她家裡頭犯了事削了官抄了家,家門便冷落下來。我聽人說,縣太爺其實原本是想娶梅夫人為正妻來著,只是他爹娘不許,覺得他這麼多年苦讀,終於中了進士做了官,怎麼能娶一個罪臣之女自毀前程呢?」
夏家夫人的小女兒聽得津津有味,小聲道:「後來呢?」
夏家夫人嘴角翹了翹,不知道是譏諷還是什麼:「萬事孝為先,父母都以死相逼了,咱們這位縣太爺還能怎麼樣?硬槓嗎?真要硬槓怕是頭頂烏紗帽都要沒了…這會兒就看出這位梅夫人的厲害了,她說不忍看到縣太爺跟父母因她到如此地步,願自請為妾。」
「自,自請為妾?」小姑娘聽得張大了嘴巴。
她是正室所出,打小受到的教育里天然就會輕視敵視妾室一方。
她難以想像,曾經的大戶人家裡的閨閣千金,竟然會自請為妾。
「後來呢?」夏家夫人的小女兒忍不住連聲發問。
夏家夫人順手又抓了一小把松子,似笑非笑,低聲道:「後來?這不你都看見了嗎?縣太爺的後宅里只她一人,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除了一個名分上的不同,她跟正頭夫人還有什麼區別?」
第181章 這是奇趣堂的花果茶
夏家夫人的小女兒忍不住看向前頭那些圍著宋思梅奉承的正頭夫人們。
半晌,這才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夏家夫人趁機低聲告誡女兒:「…同你說這些,也是讓你知道,正室的身份並非就是天然厲害的。你想想看,若你未來夫君有這麼一位紅顏知己的小妾,你慌不慌?」
小姑娘臉紅成了猴屁股,期期艾艾道:「娘…」
她頓了頓,又覺得有些不對,「可,可先前也沒聽說縣太爺後宅里有個梅夫人啊…」
夏家夫人嗤笑一聲,細齒乾脆利落的磕開松子殼,「傻閨女,這位梅夫人的手段你可學著點。這位梅夫人自請為妾後,縣太爺他對梅夫人更為愧疚上心,說什麼都不願意娶妻。縣太爺他娘一怒之下,便直接以讓梅夫人侍疾的名頭帶回了老家拘著,大概是想著人不在跟前,縣太爺這魔怔能輕一些。後來這位梅夫人也不是吃素的,聽說是從老家那直接逃過來的,雖說中途遇到些險,但你看看人家眼下這花團錦簇的,還不是我們這些當正頭夫人的,都得給人家陪著笑臉?」
夏家夫人朝那邊努了努嘴,「看到沒,有心計有魄力,人家哪怕給人小妾,過得照舊是風生水起。你聽完了有什麼感想?」
小姑娘「額」了一聲,試探著問:「娘的意思是,日後可以讓我去給人當小妾?」
夏家夫人簡直被小閨女氣得眼前一黑,她氣得恨不得把手上那一小把松子扔到女兒臉上去,還好控制住了,咬著牙道,「誰讓你去當小妾了!娘是想告訴你,成親想過得好是找對男人!知道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