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頁(1 / 2)

「我也聽說,但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就是事情沒定下來,咱們這麼說,容易給家裡惹禍。」

不說百姓們如何議論,只說夜幕降臨,宮裡卻是燈火通明。

朝臣們聚在一起,也同樣在商議這個問題。

幾位閣老都是贊同請九殿下進京,但朝臣中,有人擔心九殿下清算,極力反對。

甚至有人提出要尋永王世子進京。

一時吵翻了天,最後幾位閣老還是逼問到了於丞相身前。

「丞相大人,這個時候,您總要拿個主意啊。

皇上怎麼發喪,新皇到底要如何承繼?

畢竟當初是您去惠州和談,我們之中,只有你見過九殿下,更熟悉九殿下…」

於丞相早就換了衣衫,也洗去了頭臉上的血污,但他的臉色依舊不好。

沉默良久,被眾人逼問,他才說道。

「九殿下幾年前就曾平定大魏紛爭戰火,若不是…出了意外,他早就是大魏共主。

如今,殿下更是英武過人,極有帝王之姿。

更何況,如今已經出了正月,冰雪融化,十幾萬近衛軍隨時開拔,殺入京都只是早晚之事。

與其京都被攻破,成為階下囚,如今主動恭迎殿下進京,更為明智。

殿下仁義,一定不忍大魏內耗。

到時候只要聽命行事,一心為公,殿下也會網開一面。」

可以說,於丞相這話很在理,很多人也是這麼想的,但不好提出來。

如今他開口,立刻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附議。

「丞相大人說的對,為了大魏,正該如此。」

「是啊,若是再起戰火,遭殃的還是百姓,毀壞的還是我們大魏的根基。」

但也有閣老說道,「但就算派人去惠州,請九殿下入京,總要師出有名…」

於丞相淡淡一笑,指了指後宮的西北角。

「各位怕是忘了,太后娘娘還在。」

眾人恍然大悟,都是忍不住狂喜起來。

「哎呀,怎麼把太后娘娘忘了!」

「太后娘娘醉心禮佛,多年不曾出壽康宮一步,倒是忘了她老人家。」

「太后娘娘若是下懿旨,召回九殿下繼承皇位,簡直是名正言順。」

「快請太后,快請太后!」

沒一會兒,於丞相同幾位閣老就趕去了壽康宮外。

壽康宮的大門,被風雨侵蝕,已經有些斑駁了。

除了每月內務府送補給,這大門幾乎從不打開。

宮裡也只有幾個老太監和老嬤嬤在伺候,即便站在門外,鼻端也清晰嗅聞到淡淡的佛香。

太后娘娘如今五十有三,當年母族也算顯赫,生父姓趙,為大魏人人皆知的博學之士,官拜大學士,掌管著國子監,同先皇亦師亦友,門生遍天下。

可惜,趙家無子,只有趙太后這一女,進宮封了妃子。

後趙大學士夫妻先後病故,先皇原配皇后過世,趙太后上位。

先皇同趙太后相敬如賓,也算平安無事。

後期先皇荒淫無道,行事太過醜陋,趙太后就開始信佛,什麼事情都不再過問。

直到先皇暴斃,幾個皇子爭奪皇位,趙太后都閉門不出,顯見不願支持任何一方勢力。

直到魏文帝登基,她除了出面道賀一次,再沒出來過。

這也是朝臣們差點兒把她遺忘的原因,一個影子一樣,幾乎不存在的太后,不愛權勢,四大皆空,誰會時刻記著呢。

幸好,於丞相提了出來。

壽康宮的大門被敲響,倒是沒讓丞相等人等太久,就有老太監開了門。

一身佛衣的太后,慈眉善目,手握佛珠坐在主位,接見了幾位重臣。

「各位可是為了繼任新皇而來?」

「太后娘娘聖明,我等正是為此事而來。

如今,先皇…突然駕崩,大魏不可一日無主。

臣等合議,想要迎接九殿下進京,繼任新皇。

但九殿下手握十幾萬大軍,萬一再興刀兵,戰火蔓延…

所以,還請太后娘娘下一道懿旨。

臣等奉懿旨到惠州,請回九殿下,免戰火,保大魏安穩。」

於丞相起身說明,眾人跟隨跪請。

太后沉默片刻,倒也沒有拒絕。

「小九是個可憐孩子,他心裡怕是有怨。

本宮可以出懿旨,但小九會不會聽從,本宮就不知了。」

最新小说: 绝路逆行(BL) 催椒柏 浮光恋颖 【女攻/总攻】肉浪翻飞 学长他和想象中不一样 姜四娘重生日常 高中生被肏日常(乱伦np) 因果缠(又名徒儿真棒)师徒np 傀儡 尝试减压的肉短篇(可能有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