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山離等三個小子,都是驚訝湊上前。
半神族的漢子應道,「三爺命令我們在村外守著,村里就送出這麼幾個孩子,藏在八里外的破窯洞了。
照看的人被摸來的黑衣人滅口了,我們抓了黑衣人,把這些孩子救下來了。」
力八多擺手,「去吧,把他們送到村口,咱們就撤。
這裡要亂起來了!」
很快,幾個筐子被送到了村口,眾人直接回了空間。
村里人聽到孩子哭聲,跑出來見到孩子,又是嚇個半死。
結果,讓她們更驚恐的,還在後邊呢。
上山尋人的半大小子跑回來,哭得半死。
「山上的洞沒了,找不到人!」
「什麼叫塌了!人呢,都哪裡去了?」
眾人都絕對大事不好…
第二日一早,黃土溝的慘事傳遍了十梁八坎兒,甚至是整個縣城,再也瞞不住了。
小小的地方,窮的一年裡有半年在吃土。
為了填飽肚子,人人都挖空心思,哪有那個力氣吵架打鬥。
這般突然,村里死了兩家人,山上埋了全村的青壯。
簡直是驚雷一般,嚇得所有人都是大氣不敢喘。
黃土溝家家戶戶哭聲震天,老弱婦孺們拿了鎬頭鏟子,發瘋一樣在山上挖著。
這個時候,所有人腸子都悔青了。
昨日怎麼就沒聽那人的警告,怎麼就舍不下那一半的工錢。
報應啊,都是報應!
臨近的村子,這會兒也不嫌棄路遠了,多少人扔了繩子,拴在溝壑兩邊,滑到黃土溝這邊。
打聽消息,看熱鬧,或者幫忙挖人。
總之,黃土溝里,大半日就聚了三五百人。
於是,黃土溝前邊的山頭出了礦石,這一年多,有人偷偷開採的消息,也捂不住了。
縣丞帶了差役捕快們趕到,眼見不成,只能磨磨蹭蹭琢磨開山救人。
其實心裡都盼著,山洞裡的人死個乾淨,死無對證。
結果,不等山洞挖開,居然又來了一個大官兒。
甚至是縣令聽說,都迅速趕來面見的大官!
朝廷的巡風使,年前就出了京都,本來要回去了。
結果卻突然得了消息,打馬跑來。
黃土溝的村人們哭著磕頭,求做主啊。
縣令不敢再推諉,趕緊組織人手挖山。
最後,碎石被搬開,山洞恢復大半,吃著燒雞的眾人卻沒一個活下來。
讓所有人震驚的是,山洞底的殘存痕跡,遺落的小塊礦石,都表明這裡不是銅礦,是銀礦!
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好的結局
這個小縣城的縣令縣丞,當時嚇得都軟倒在地,脖子發涼!
銅礦,尚且還有一些轉圜的餘地。
但銀礦啊,稍微煉製一下就能鑄造成銀錁子,換成糧食,換成任何緊俏之物。
這是可以動搖國本的東西!
雖然才開採一年,也不是什麼大礦脈。
但起碼也有十萬兩銀子流失出去!
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小縣令能承擔得起的,一個人掉腦袋都算幸運,搞不好,全家都要去見閻王爺!
「大人救命啊!大人救命啊!」
縣老爺跪倒,就差抱著巡風使的大腿哭求了。
巡風使心裡隱隱興奮,他出京就是為了替皇上監察天下。
天下當真平安無事,哪裡能體現出他的價值。
這會兒倒是不錯,五十幾口的性命,外加十萬兩銀子的流失。
事情不大不小,剛剛好。
報上去夠抓眼球,又牽涉不是太多,不用擔什麼責任。
「趕緊起來吧,先把眼前之事處理好。
找到幕後之人,把偷偷開採的都抓起來,追回銀子,這事兒就能完結一半了。」
「哎,好,好。
這就抓,這就抓!」
縣令是言聽計從,這一年當真是有人不斷往縣衙送銀子送厚禮,縣衙上下都沾了好處。
但他也只是派人來看過一次,知道是個特別小的銅礦,就沒再多管。
畢竟這裡的地理條件擺著呢,土質疏鬆,缺雨少水,能挖出什麼好東西來。
可萬事就怕這個一啊,這裡當真就挖出銀礦來了!
不相信都不成啊!
幾次上縣衙,負責送東西的一戶鄉紳家裡,當時就被圍住了。
結果,鄉紳全家倒是沒跑,但全被殺了!
老老少少七八口,奴僕十幾個,這是遭了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