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状似感慨道:“今年顾大伯三周年是喜事,过了后你家更是喜事连连,你那堂哥肯定都等不及要成亲了。”
闻此言,顾流风微微摇头,想到这人自来与大堂哥关系不睦,便没多说,只道:“大堂哥自来有主意,他的亲事他说了算。”
刘树心下撇嘴,面上却是热心道:“他这两年没少找你麻烦吧,不过你也别害怕,大郎哥是有本事的,他能给你撑腰。”
当初,顾家因大房的男丁没站住,二房顾长风成了嫡长孙,到后来,长房只剩一个哥儿,刚过十五的顾长风与何家三房哥儿何浩定亲。
这门亲事的缘由,说来也是有些奇遇。
顾青云去县城卖黄橘时,半道糟了贼手,差点性命不保,恰巧何家三房何向明路过,搭救了一把。
因着这门恩情,何家老爷子出面,撮合没有儿子的三房能与顾家联姻,想着顾家日后能看在这份恩情的面上拉扯三房一把。
奈何,顾青云遭这场劫虽性命无忧,唯一长到八岁的儿子却惨死山贼之手,结亲没有合适的人选。
彼时,何家老爷子未过世,家势在村中算上游,顾家老爷子觉得这门亲事可行。
最终,何顾两家结亲,亲事定给年岁相当的顾长风,顾家二房也未表现出不喜。
可眼看何家哥儿到成亲的年纪,两家亲事只差临门一脚——举办酒席仪式,顾流风的爹顾青云突发急症病故,导致这门亲事硬生生拖了三年。
而这三年中,何家老太爷过世,何家分家,何向明这一房只有两个哥儿,家境跟兄弟几个越发拉大,而未分家的顾家却日益兴旺。
以至于顾家二房虽不是顾家最有钱的,眼光却越发好,有些不大瞧得上这门亲事,甚至隐隐透露出不喜。
也不知因何缘由,原本与顾长风定亲的何浩,过完年开春没几日跟着商队管事走了。
外人问起,何家只言当初两家定亲时未定人选,而顾家竟也如是帮腔。
因此,邻里之间都很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
更有甚者猜测,何向明日子过不下去了,在亲爹三年孝期未满之际将大哥儿何浩卖给了商队管事。
如此一来,何顾两家亲事就落在年岁小一些的何清身上,只是,何清还不到十五。
周围好些人都等着看这门亲事如何收场,毕竟,何向明对顾青云有恩,报恩的却成了顾家二房的子嗣,而原本与顾家定亲的人也换了······
种种缘由之下,顾长风就活在了乡邻的嘴角舌尖,时常被指指点点。
冤有头债有主,他就将气撒在了顾流风身上,甚至,自持嫡长孙身份给顾家两位长辈上眼药,使得顾流风母子二人的日子越发难过。
自打徐家中意顾家顾流风;流露出结亲之意后,顾家虽依然不待见母子二人,但收敛不少。
更何况过了明路,徐茂礼数周全且心思细腻,时常去往顾家,他虽“身子不大好”干不了重活,但家业兴旺为人又心巧嘴乖,顾家越发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