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卻之不恭太岳想好了嗎?
人,肯定不能白跑一趟的,都出去了,多辦點事也是應該的。
因而這樣的一個人,也是要有一定的能力,尤其得是眼裡不容沙子的那種。
「臣以為楊繼盛楊大人甚可。」嚴嵩嘛,既然朱福寧都誇他會用人,如今自然也還是要繼續表現,適時的為朱福寧而分憂。
楊繼盛這個人,雖然朱福寧帶出來的,但這樣一個人確實會辦事,能力有,也是個眼裡不容沙子的性子,讓他去查查諸事,甚可。
張居正對楊繼盛這個人也極認為,「臣附議。」
其實,習慣了之前在嘉靖手底下,臣與臣之間跟個鬥雞眼似的,聽著首輔和次輔同時舉薦一個人,那真是讓人倍感新奇。
「如此,擬詔吧。」朱福寧也覺得這個人選不錯,「具體的人你們再議。朕還是那句話,前事不究,你們可以讓手底下的人安個心。但以後,凡有損大明利益者,殺。」
內閣的人上下一心,這在朱福寧看來是一樁好事,她很樂意看到這樣的局面,同時,朱福寧也不忘重申一點,以前的事她管不著,也不想管,但以後,她之一朝,不許有貪官橫行的事情發生。
「諾。」聽到朱福寧的話,一個個都應下一聲是。
這樣算是把事情議完了。
好些臣子其實還是不太習慣的,畢竟以前議事,一件事,無論大小,一提出來那是各方發表意見,各說各的想法,一來二去,這樣討論著少的也得三五天才能定下,多的甚至是十天半個月。
現在的情況是什麼。
他們剛把發現的事情報上來,得,朱福寧已然下令讓人把事情安排好,這詔書馬上傳下去。
嘶!這速度,真的讓人倍感歡喜。
因而,看著上座的朱福寧,心情更複雜了。
怎麼這就是一個女子呢?但凡要這位是男兒,他們一定願意為這樣一個英明之君而前撲後繼。
其實,對於朱福寧是女子這個事,好像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
有人在心裡嘀咕著。
朱福寧等著下方再有人提出其他的事,發現相顧無言,便起身揮手讓人退朝。
好的,內閣一應大臣還有一些細節上的事要稟明朱福寧,因而也跟朱福寧一道走。
「涉及賦稅,漕運,事情不小,配給楊繼盛的人,臣的意思不如讓他從軍中挑。」嚴嵩也不繞彎子,他都已經當了這麼多年的首輔,自是明白對付不一樣的皇帝,態度也要不一樣。
嘉靖喜歡故弄玄虛,朱福寧喜歡乾脆利落,比起嘉靖的心思難猜,朱福寧待人還是很寬厚的,只要有利於家國天下者,難聽的話可以隨便說,她都能接受。
楊繼盛這個人,朱福寧都稱讚是人才的人,就沒別的事,保護好這個人,讓他能夠踏實幹事就成。
「好。其他的助手,也都讓他挑。既是他要用的人,怎麼樣的才算順手,他說了算。」朱福寧更是大方,把用人的權利都給到楊繼盛,只為了讓楊繼盛可以把差事辦好。
一聽朱福寧的話,想舉薦人跟著楊繼盛一道去的人,不由的收回的手裡的字條。
張居正內心也是激動的。
朱福寧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她還捨得放權,無論是對誰都一樣。
不過才一年,看看大明上下的氣貌,煥然一新。
「此事,是否有些不妥?」朱福寧權給得太快,讓他們都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高拱在這個時候趕緊出言勸阻一番,好讓朱福寧再考慮考慮,別太過心急。
朱福寧道:「讓楊繼盛走這一趟,都清楚差事不好辦,這種時候還往他身邊放人,讓他受到掣肘,確定是讓人出去辦事的?別人的規矩怎麼樣朕管不著,朕只知道,楊繼盛走這一趟,朕的要求只有一個,把差事辦好,辦妥了。剩下的事由他來決定。
「朕一人唯有一雙手,想要治理天下需要用人,既用人,便不要疑神疑鬼。到目前為止,楊繼盛可信,朕會信他。哪一日有證據證明他不可信,朕自然會將他撤下來。」
對,到現在為止,楊繼盛沒有辜負朱福寧的信任,朱福寧也確實可以信他一信,這便是朱福寧的態度。
高拱神情複雜的看向朱福寧,一個信字,何其難得,而明顯,他並不算是朱福寧相信的那一個人。
可是,不相信一個人也有他的用法。
高拱的視線不可避免落在張居正的身上,張居正可算是後來者居上。
畢竟,當年的他權勢遠在張居正之上,他原以為他會在鬥垮嚴嵩之後,徐階成為首輔,他則成為次輔。
可是,徐階敗了,不管一開始是真病還是假病,到最後都病了。嘉靖當時沒讓徐階死,都是大發慈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