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意思是皇上的意思?」
這樣一個問題由不得他們不正視。
「那就要看朝廷知道浙江發生的事什麼反應。」譚綸也幫朱福寧操心起來了,她這樣的幹事,完全不顧後果,真是不怕以後有人找她算帳?
江南的官,在大明占據相當多。
雖然朱福寧這樣一殺是殺得相當痛快,活著的那些人未必會放過朱福寧。
最最重要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不知道會不會為朱福寧撐腰。
「我們還是先回去。滅不滅倭寇可以放一放,千萬不能讓倭寇上岸。」
這個時候誰要是讓倭寇上了岸,朱福寧絕對會第一個饒不了他們。
而京城裡,很快八百里加急也終於送到內閣里。
本來對於朱福寧在浙江一再的折騰,內閣有意見的人不在少數,直到這樣一份朱福寧以民殺官的奏報有人念了出來。
內閣這些老練的人,無一例外,全都不可置信的抬眼。
「以民殺官?百姓共誅官紳五日?」
多少稀奇的字眼,他們怎麼會聽到這樣內容?
「是。」讀出奏報的人何嘗不驚,顫聲回答。
靜默良久,隨後有人往前走來,搶過奏報想看個仔細。
當看到朱福寧下令封城,以令百姓誅以貪官惡紳,反覆查閱後,他們知道,朱福寧真的下令關起城門,讓百姓們拿起他們的菜刀,鋤頭,殺了城中那些欺壓他們,無視他們生死的官員和紳士。
「福寧公主怎麼敢?」有人發出憤怒質問,卻得到一聲嗤笑,怎麼敢?
有何不敢的?
朱福寧這樣的公主,她都做了,還問她怎麼敢?
而此時的黃錦何嘗不是捏著同樣的奏報,所不同的還有這五天殺死的人。
連一刻都不敢耽擱,黃錦馬上呈到嘉靖的面前,而嘉靖本來沒當回事,「浙江的事你只管直說,朕料到福寧走一趟一定不會太平,有話直說。」
直說,黃錦也要敢細說。
顫了顫,黃錦最終還是張了口,「公主讓各地兵馬和錦衣衛把浙江的城門全都鎖了,動民殺官紳。」
鎖城,殺官。
若是百姓這麼幹,那就是謀反。
然而這事是朱福寧一手挑唆人幹的。
嘉靖正修煉著呢,結果聽到這話不得不睜開了眼睛,「福寧鎖了城,不許人出城,讓百姓殺了官紳?」
「是,這是公主上呈所殺官紳的名單。」
第111章 官逼民反以民殺官,殺得好!
這樣的事,朱福寧不僅做了,她還製成了名單給嘉靖送回來,只為了讓嘉靖知道,在她下令封城的這些天裡,她到底殺了多少人。
嘉靖坐不住了,急忙搶過所謂的名單,結果一看,老長老長了。
可見朱福寧封城的這些天裡死了多少人。這些都是大明的官員。
「江南如何?」嘉靖追問。
「太平無事。」黃錦驚歸驚,可是朱福寧也真夠厲害,殺了那麼多官紳,江南沒亂。
「倭寇沒有趁亂上岸?」嘉靖難以置信。
江南一亂,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怎麼有人捨得放過。
「小子們來報,公主當時是即時下令封的城,而且派各路兵馬封城,任何消息都被攔下。連京城也是在公主下令開城後,才命人將消息快馬加鞭送回的京城。」黃錦把情況大致一說。
嘉靖的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這是根本不給任何人阻止的機會。」
黃錦低下頭,封鎖各方消息,連送往京城的消息都攔下了,確實是杜絕了所有可能。
「她是把江南的這些官紳殺了大半。如今沒有出亂子,江南不能沒有人管,也不能沒有人治。」嘉靖這話的意思,懂的都懂了。
把江南的官紳殺一殺的朱福寧,再想找到能治理江南的官,想從那些僅剩的人里挑,對朱福寧不滿的人,絕不可能再願意為她所用。
結果黃錦的臉色有些奇怪,糾結得很。
「有話直說。」嘉靖追問。
黃錦趕緊道:「公主以東西兩廠的人接手各地政務,以三月為期,不合格者再以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