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樣一個世道受盡壓迫的人太多,又全然看不到希望,無數人都麻木了。
現在這是怎麼回事?田地能還回來?
得知這樣的消息,多少人為之振奮。
馬上有人指出,那都是因為江南來了一個人,大明的公主。
這一位可是大明皇帝最疼愛的公主。
之前的趙王知道吧,把河堤炸了的那一個,這位公主直接把人殺了!
所以,這位公主在江南。江南鬧出的所有案子,公主都會過問。再不是從前那樣沒有人管的時候了。
有冤有屈的,都趁早在這個時候尋公主去。
如此一來,可見朱福寧所在的驛站擠滿了人,一個個受冤受屈的百姓都跪在驛站前,求朱福寧為他們主持公道,現如今的他們能夠相信的人只有朱福寧。
朱福寧站在二樓的窗前,望著聚集越來越多的百姓,眼中閃過讓人無法忽視的光芒。
「瞧著底下的這些百姓,你們作何感想?」朱福寧提問,身邊的人,黃守中,李新成,何公公,齊源,都不禁目光落在外頭的人身上。
「有多少人感同身受?」
第106章 都來告狀差不多的案子
對上朱福寧最後一問,李新成在這時候道:「奴未入宮前,家中也算小有資產。」
朱福寧回頭看他一眼問:「那為何入宮?」
李新成的目光變得幽深,夾雜著恨意的聲音響起,「家破人亡。」
四個字,已然說明了一切。
「所以,到現在為止你們沒有一個人勸我出去,包括你在內。」朱福寧感慨之餘,語氣中是毫不掩飾的失望。
沒有一個人敢接話。
朱福寧長長一嘆,「你們並非都是自願入的宮,如果你們有選擇,或者有人拉你們一把,你們的人生會和現在截然不同。你們不容易,我都懂。
「你們苦過,受盡磨難,當你們看到外面這些同樣受盡磨難,無從選擇的人時,我原以為你們會想為他們爭取爭取,這樣至少證明你們還是個人,一個有良知的人。
「沒了點東西而已,你們就不是男兒,沒有半分風骨了嗎?不,我從來沒有輕看過你們,我一直認為你們不屈不撓的走到黃伴的面前,走到我的身邊,你們很了不起。
「而你們追求得權利,為的是報仇,也是為了改變曾經的不公平。可是,我等了這些天,你們之中沒有一個想勸我出手。」
這是最讓朱福寧失望的一點。她身邊的人,竟然沒有一個還保存了一份良知嗎?
何公公想要開口,但朱福寧等了幾天,有些結果她有數,現在再開口的人,她並不相信那是真的發自肺腑。
「把人請進來,讓所有錦衣衛,東廠和西廠識字的都進來,如果下面的這些人里有讀過書,識得字的人,讓他們自己把情況寫下,若是有人願意搭把手,幫別人遭遇的種種也寫下來,謝過他們。」朱福寧等了這兩天,她等的是身邊的人,但可惜了,身邊的人讓她失望。
那麼接下來她會堅定的做好她該做的事。
「另,把各地的官員叫來,問問他們這些官到底是怎麼當的。」朱福寧一系列吩咐下來,方才已經讓朱福寧失望的人,沒有一個敢再有所遲疑,紛紛去辦。
從朱福寧讓人登記案情開始,消息四散,傳遍各家的
耳中。
突然那麼多的人到朱福寧的跟前告狀,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
自然有人查查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怎麼會突然這個樣子。結果得到的答案,真行。
源頭還是在朱福寧。
誰讓朱福寧挑了百味書院,百味書院出去的學生,為了證明他們絕對不是沒用的人,開始做起朱福寧提過的事。
江南亂成一團,看似太平,實則民不聊生,他們讀書是為了什麼?
難道不是為了治世安天下嗎?
那這個天下亂成這樣,百姓之艱苦,他們全然都看不見,他們還有什麼資格說自己讀書是為了安天下?
百味書院名聲盡毀,想再掙一個新的天地,須證明他們不一樣。
自此,百味書院那些不憤的學生開始到處找人,無一例外只有一個目的,將這江南的不平之事披露在世人的面前。
朱福寧不是說他們視而不見黎民之苦嗎?他們倒想看看,真把事情鬧大了,朱福寧管是不管。
好的,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江南的各大書院都開始爭先恐後的將各地的事情鬧大,最好能讓更多的人出現,到時候看看朱福寧怎麼收這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