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不出醜事小,不敬祖宗必須是大事。
嘉靖的視線落在黃錦身上,黃錦趕緊上前從嘉靖手裡接過祭文,自告奮勇道:「奴婢立刻去查。」
「別啊,大過年的查查不好,咱們不查,我剛剛特意把祭文亮出去讓所有人都知道,我看出祭文的不對勁,也知道祭文有問題。一刀解決了人有些沒意思,讓人提心弔膽的過個年更磨人。」朱福寧出言阻止,認為別著急查清楚,「哪怕要查也不妨背地裡查。」
想了想要是不查好像說不過去,太明顯的要吊人了呢。朱福寧趕緊補上。
「你啊,太天真了。」嘉靖聞朱福寧的勸阻感慨一句,朱福寧抬首和嘉靖對視,請嘉靖賜教。
「你想讓他們過不好這個年,想的是過年不宜見血,他們可不會。為了避免受到牽連,他們
只會想方設法解決後患。暗裡查也好,明里查也罷,結果都只有一個。死人才不會開口。「嘉靖絲毫不避諱的同朱福寧說出有些人的結局早已註定。
朱福寧一頓,是啊,她想讓人過不好這個年,並不代表別人就想讓她過好這個年。
祭文都敢動手腳,這個人......
「你莫管了,人怕是查不出來的了,回去吧。今天表現極不錯。」嘉靖比朱福寧更了解他們所面對的人,敢出手,怕是人早沒了,這種事情不需要讓朱福寧知道,嘉靖也不打算和朱福寧細說。
朱福寧一頓,問:「是不是從一開始,他們想讓我出醜,就已經將那個人的命舍了?」
對朱福寧而言,人命大如天,她絕對不可能做出隨意傷人害命的事。
可嘉靖一提,朱福寧腦子驟然閃過一個念頭,能讓朱福寧出醜,卻是在祭祀時出了問題,不管這個祭文是誰寫的,結果明明所有人都清楚,那個改祭文的人唯有一死。
所以,嘉靖說查不出來的意思是,人已經死了,線索斷了,再想深究沒有可能。
瞬間朱福寧後背滲出一層層的冷汗。她想問,只是為了讓她出個丑而已,至於連命都放棄了嗎?
「這件事你不必管,父皇會處理的。」嘉靖一看朱福寧猜到了根本所在,而朱福寧神色間透露出的震驚詫異,還有一些慌亂,叫嘉靖意識到朱福寧還小,而且朱福寧連身邊的人都護得緊,一條人命對別人不過如此,對朱福寧並不是的。嘉靖作為推動此事的人,在這一刻並不想朱福寧看透世間的醜陋和現實。
朱福寧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話到嘴邊又說不出話了,她能怎麼說?
如果真像她猜測的那樣,有人為了讓她出醜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她能阻止誰。
到了現在無論是幕後的人亦或者是眼前的嘉靖,都不可能接受那樣一個人活著。
朱福寧捫心自問,她想救陷害她的人嗎?
不,她不想,一點都不想。
他們想讓朱福寧不痛快,為世人所唾棄,那就是要朱福寧死。
對想要她死的人,朱福寧從來都不會釋放自己的善意。
別找任何的藉口,能一開始被查出來的人,這個人沖在最前面,那是他自己的選擇,有什麼樣的後果都將由他自己承擔。
朱福寧捏緊了拳頭,她不是不清楚主持祭祀將受到的非議,那又怎麼樣呢,朱福寧沒有拒絕的權利,由此而來面對任何問題,朱福寧唯一條路可以走,上前,解決。
雖然如此,朱福寧昂頭再一次看向嘉靖,嘉靖眼中儘是冷意,「瞧瞧這些人,陰奉陽違的實在不少,很好對吧,仔細查,查清楚了。」
換而言之,嘉靖挑起的事,有任何後果他都料到了,而在他這兒,事情沒完。
朱福寧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的小院,回院後的朱福寧呆呆坐在門前,天空又再次飄起大雪,朱福寧瞧著滿天的飛雪,意識到一個問題。
所有的人,包括朱福寧在內,都是嘉靖的棋子。
什麼樣的事會造成何種結果,各方反應,嘉靖分明早料到。
儘管如此,嘉靖從來沒有因此改變主意,哪怕朱福寧請求,嘉靖仍舊不以為然。
最終的結果像現在,有人因為他的一意孤行,他叫人猜不透的目的付出生命的代價。
嘉靖,對,一切的根源都在嘉靖,是他挑起爭鬥,偏偏他又不許任何人說一句反對的話。反對嘉靖的那些人,他們都只有一個結局,死。
本來這些人可以不死的,只要嘉靖不亂來,不亂動,他絕對不會死。
可是現在呢?有人死了,為了讓朱福寧出醜付出生命的代價。而嘉靖呢只有不滿,他好像再一次驗證了他的猜測,底下的臣子確實對他有所不滿,所以他更要捉住這個機會把底下的臣子收拾了。
不,不應該是這樣的。不應該是這樣的。
朱福寧本能想否定嘉靖的作為,縱然君臣相鬥是天然的結果,並不意味著皇帝應該主動挑起爭鬥,讓一眾臣子為了堅持心中所想付出代價。
雖然在朱福寧看來,女人沒有任何理由不能參加祭祀,主持祭祀,可嘉靖利用一些人的不認同,讓他們不惜一切付出代價,嘉靖對臣子的算計更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