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所以光災之後的種植業、畜牧業嚴重退化,一度幾近消失,畢竟人類不再需要吃它們,也不再需要利用它們製造東西。
後來還是因為發現動植物中能一定比例地出現智慧生物,於是為了團結那些智慧生物,才找回了些養動植物的技術。
但養的規模一直不大,因為人類本身的存在規模便已經很小。
現在看來人類靠著沙子和光能似乎可以做到一切,這兩樣東西仿佛是人類取之不盡的寶藏,且加工機器完善後,這兩樣寶藏使用起來似乎非常簡單、方便,可是,在發現利用這寶藏的技巧之前,人類走了太多的彎路。
從發現利用技巧,到技巧穩定地被全世界使用,則伴隨著更多的彎路。
彎路與彎路的不斷蔓延,導致全世界的所有生物幾近毀滅,以至於顯得沙子與光能的好用都仿佛是一種惡劣的玩笑。
最初發現沙子與光能結合後巨大價值的科學家以為自己找到了挽救世界災難、建造更美好世界的鑰匙。
——那個時候,光災還沒有徹底摧毀原有社會結構,包括人類在內的很多物種的數量也都是以「億」為計數單位。
而許多年後,社會結構徹底崩塌,新一代的科學家看著用沙子與光能製造食物的機器當真在全世界普及,則是感到難以置信:
我們居然真的在人類毀滅之前做到了?難道人類不該帶著這偉大的發明繼續自我毀滅嗎?圍繞著光能展開的戰爭居然停止了?人類居然真的願意在光照下好好生活,而不繼續作死了?
說不好究竟是最終活下來的人都碰巧自帶一份嚮往和平的基因,還是總人口已經少到了打不起來的地步,總之,整個世界確實和平了下來。
現在,分散在世界各處的基地通常都只在自己圈定的地盤內活動,偶爾出現基地之間的相互交流也客客氣氣、少有爭執。
畢竟,還有什麼可爭的呢?
他們現在賴以生存的資源是光和沙。前者無窮無盡,後者無邊無際,連自己地盤內的都越用越多,哪還顧得上搶別人的。
啊?搶技術?搶光與沙的新型結合方案?
都是會主動公開啊。
全球基地一共只有兩位數,最大的基地長住人口只有不到十萬,某一段時間陽光突然灼烈幾分,可能便會導致部分基地的毀滅。
這種情況下,誰都沒有了隱瞞的心思,誰都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基地是不是明天便會遭遇陽光的突變、徹底完蛋。
是的,現在對於全球生物來說,最致命的依然是陽光。
雖然近些年陽光已經趨於穩定,成為了生物們能利用的資源,但它到底還沒有完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