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場沉默幾秒後,張豆豆問:「老師, 你確定這樣做的話,比賽結束後不會被打嗎?」
齊勇理直氣壯道:「都是有身份的人,誰會打你?」
「你也知道我們是有身份的人。」張豆豆語氣誇張。
艾單笑了一聲, 她這是真的被逗笑了,笑的讓蕭高菲晃了眼。
老實人羅源說道:「可能其他戰隊的粉絲會忍不住打我們。」羅芳連連點頭表示認同。
「其實,老師說的方法並不是不可行。」上官長青一開口, 一旁的余雲驚得好像第一次認識他。
齊勇很是欣慰, 「能不能向你們指揮學習, 比賽比賽,就是為了贏,我們又沒用別的下作手段, 面子什麼的都是浮雲。」說到這兒,齊勇再又意味深長道,「你們可是學院的希望啊。」
眾人再度沉默,張豆豆像是犧牲很大似的來了一句:「到時候學院不覺得丟臉就行。」
之後幾天,三組人白天進行各自的進階訓練,晚上再一起上課。訓練時間一晃而過,第十日,他們沒有再進行日常訓練,而是去往機甲庫試機,屬於他們的機甲正式完工。
這批機甲採用了最新技術,準確來說是第七代機甲,其中最大的技術革新是登艙方式,以往在機甲庫,戰士都是通過升降機進入駕駛艙,如果在野外就需要靠自身爬上去,費時費力又不安全,百年前機甲師們就想優化這個登機方式,其中也出現了各種優化方案,不過很是雞肋,沒用多久就退出歷史舞台了,最後機甲師們一致認為,讓機甲主動將人送到駕駛艙內是最好的辦法。但這樣又涉及到一個問題,戰士無法進入駕駛艙就無法進行精神連結,如果無法進行精神連結,機甲又怎麼會動呢?
幾十年後,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他們終於做到了,工程師們研發出一款同頻裝置,距離機甲百米內,戰士將裝置佩戴在頭上,可以將精神力投射到主系統,進行開機並操控機甲將駕駛員送入駕駛艙,這樣從佩戴裝置到進入機甲,用最快的速度下全程只需10秒,對比之前的幾分鐘,這是質的飛躍。
機甲庫里,兩隊十人帶上同頻裝置,他們啟動精神連結,十台機甲的顯示燈先後亮起,再之後這些巨大的機甲單膝跪地,伸出鋼鐵大手,托起各自的駕駛員,將他們送進駕駛艙。
站在自己的機甲掌心中被托起,不斷放大的機甲面部,雖然這是自己在用精神力操作的結果,但上官長青等人內心湧出一股無與倫比的滿足感,好像這些機甲是活的,這是他們的夥伴啊!
除了他們自己,在場的十幾位機甲是同樣熱淚盈眶,他們歡呼互相擁抱,這一幕將被永記。
不過場中有兩人有些格格不入,那就是孟齊和劉邵,孟齊依然飛上去的,速度還是全場最快,劉邵是因為他的機甲本來就不是常規的,他不需要精神力連結,只要開機,雪球底部就會放下一個升降台,跟坐電梯一樣,他站在圓台上就可以直接升入到駕駛艙。
十二人進入駕駛艙後,依次來到空曠的操練間,只能說不虧是軍區首席帶領的隊伍,這十二台機甲無論從性能還是武器配置來說都是超一流水平。試到最後,張豆豆幾人都捨不得下來,恨不得直接在駕駛艙里睡。
再後來,眾人駕駛機甲走進各自的時空門,再又出來按下按鈕,巨大的虛擬門發出類似水面的波動,隨後巨門消失,原先三四十米高的機甲也隨之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每個人手中的一條銀質手鍊,手鍊中是不同顏色的硬幣大小的按鈕。
時空門技術已開始正式推廣使用,從今日開始,第三軍區的戰士們可以隨身攜帶各自的機甲,這也意味著,戰士和機甲的羈絆更進一步。
特訓5月20日結束,八院聯賽6月1日正式開始,從海星乘坐宇宙飛船到藍星需要三天兩夜,再加上要拍攝宣傳視頻以及提前適應藍星的生存環境,從第二作戰部回到南市後,兩支隊伍只休息了一天就踏上飛往藍星的飛船。
雖然時間緊迫,粉絲們還是組織了一場歡送會,那一日,學院正門口的廣場擠滿了人,這些人里不僅有霸霸戰隊的粉絲,更多的人是別的戰隊粉,但這一刻所有人聚在一起不分你我,共同支持霸霸和麻麻戰隊,為他們加油吶喊,讓兩支出戰隊伍知道,雖然伊拉頓學院的代表戰隊年年讓人失望,但還是會有人支持他們。
聽到粉絲喊得口號,劉邵幾人才知道原來上官長青的隊伍叫麻麻戰隊。
艾單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哪個人才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