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緊張,或激動,或擔憂,或自信,面對高考的來臨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反應,都有不一樣的心境,它是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是機遇,也是挑戰。不管你有沒有準備好,它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來了。
兩天高考,四場考試,共計9小時,僅僅兩支筆就解決了所有事。考場裡的學生們有專心致志一心答題的,有皺著眉頭苦思冥想的,也有抓耳撓腮想著投機取巧的。形形色色的都有,但不變的是都在想著如何抓住這個機遇。
最後一場結束鈴響起時,意味著這一年的高考徹底落下了帷幕。
考生等待著卷子收完後,紛紛離開教室,朝外走去。
舒槿也在人堆里,她看著身邊人,有低聲討論的、有垂頭喪氣的、有興奮激動的、有開懷大笑的、有忐忑不安的......
唯獨她,平平淡淡,沒多餘的表情,不去看外面家長一張張焦急的臉,不去看那些溫暖的畫面,她低著頭快步離去。
一結束高考,全身的疲勞仿佛都在瞬間釋放了出來,舒槿倒在床上整整睡了一天。被外婆叫醒後,才有些迷糊地爬起來去洗漱吃飯。
完全清醒後,發現已經是6月10號了。舒槿感覺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動力,不知做些什麼。等到《琵琶語》熟悉的曲子傳來時,她想起自己將近1個月沒去學古箏了。
於是和林奶奶通過電話又跟外婆說好後,便出了家門。
「林奶奶」舒槿見老人坐在窗前含笑看著她,她輕輕叫了聲,推門進來。
「小小,林奶奶可是等了你好久。」老人拉著女孩坐到自己身邊,替女孩理了理被被風吹亂的短髮。
「嗯,所以我來了。」
「覺得考試難嗎?」林奶奶關切地問,不好直白地問女孩考的怎樣,只能轉了個彎說。
「都是我會的題。」舒槿淡淡地說,話里卻流露出一股堅定。
「看你這樣,林奶奶便高興了。」老人緩緩站起身,「今天還是要彈《琵琶語》?」
舒槿緊跟著站起來,攙著老人向琴室走去,抿唇輕「嗯」了聲。
看女孩在有條不紊地擦淨手,調箏架,試琴弦,戴義甲時,老人問道:「小小,你彈《琵琶語》時能感受到什麼。」
「愁緒萬千,剪不斷,理還亂,初聽讓人覺得心平氣和,再聽只覺得萬分壓抑。」舒槿看著眼前的古箏,沉默了會兒,才慢慢說道。
「覺得壓抑,為何還要彈?」林奶奶不解地問。
「您說我彈的沒感情。」舒槿低低說著。
「......」林奶奶扶著額頭,半天沒說話。
「我想多試試,能不能彈出感情來。」見老人沒說話,舒槿又補充了一句。
「......」現在孩子的想法,她真得理解不了。她的本意是想讓小小理解曲中的深意後,帶著那份產生的共鳴去彈奏,而她想的卻是那樣。
事實證明,舒槿彈了再多次也仍然彈不出老人想要的效果,最後依然是被她叫停的。
繞是脾氣再好的老人,也不禁急了:「小小,下次來,不准再彈《琵琶語》了。」
第6章
舒槿不喜歡過生日,生日那天於她而言從來不是什麼需要慶祝的日子。但外婆總會在6月15號那天,親手為她做一份蔥花加蛋的長壽麵,祝她生日快樂。
食之無味,不是外婆手藝不好,而是她不快樂。為了不辜負外婆的這番心意,她會埋著頭,安安靜靜地將整碗面吃好,然後對上外婆期待的目光,靜靜說一聲:「很好吃,謝謝外婆。」
後來再長大些,偶然看到外婆的身份證,才發現她們倆的生日只差2天,外婆在6月13號。
此後,做長壽麵的人換成了她,只要6月13號的那天她放假在家。
想到當初外婆給自己做長壽麵的樣子,回憶起那些煮麵步驟,生抽、醋各三勺,加以適量鹽,少量糖,香油攪勻成汁。再將細麵條煮成八分熟從鍋里撈出放到調好的湯汁里,然後蓋上雞蛋,放好青菜,最後灑上一些蔥花。
今年依舊如此,她將這碗剛出鍋的長壽麵放到外婆面前,輕輕對外婆說「希望外婆長命百歲,身體健康。」
外婆紅著眼睛,輕輕摸了摸舒槿的腦袋,啞啞地說:「乖孩子。」
「外婆,我只希望你好好的。」舒槿將老人蒼老的手握住。
「好,我都好好的。」
「外婆快趁熱吃,不要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