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號的時候,累夠嗆的三位女同志坐上回首都的火車。
本來之前想的是八月初就回的,結果一下又耽擱了半個月。
家裡兩個小娃子撅著小嘴,委屈得很,心心還在紙上寫了數字,媽媽走一天就寫一個數,都快寫到三十了。
穆綿抱著閨女哄了好久,一直哄到心心睡著。
小娃子們睡後,大人們還悄悄嘮了會兒,這次出去累歸累,收穫還是很大的。
首先就是,她們買到了滬東的房子,畢勤給找的,攏共三套,這房子都是以前的自建房,破破的,但也便宜,才七八百塊。
等以後條件允許了,穆綿還想去購置幾間鋪子,不過這都得以後再說,這次過去的時間太短了。
除了房子外,最大的收穫當然是這次賣貨的錢了,按分成分過以後,三人都拿到了五位數出頭。
短短一個月耶,都到家了聶思慧還恍惚著呢,給出去不到兩千,翻了四五倍收回來。
其實在車上的時候她就一晚上沒咋睡,怕有人偷錢。
穆綿倒是沒恍惚,上輩子看到的那些發家史里,比她們掙得多的可不少呢,別說一個月破萬了,破十萬的都有。
不過那都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現在的廣城、福省等地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再過些年,那才是一片繁榮。
在那之前,時間還要一天天過。
假期結束,學生開學上課,七十年代的最
後半年幾乎是眨眼間便過去了。
大伙兒一起邁進了八十年代。
第182章 第 182 章 兩年變化。
相對來說, 八十年代是穆綿更加熟悉的年代,上輩子看到過的很多懷舊作品基本都是從八十年代開始的。
不過那時候是帶著了解過去的心情看這個時代,跟真正身處在其中感受還是很不一樣的。
邁入八零年後, 社會上的發展說是一天一個樣也不為過,可謂是一片欣欣向榮, 去南方進貨來賣的人更多了,要不說貨車司機在這個年代吃香呢, 有車會方便很多。
不過能搭上運輸隊的只是個別人,大部分人還是通過火車一趟趟跑。
火車站天天擠得跟春運似的,人多貨品也多。
城裡大大小小的市場更是像那雨後的春筍一樣, 一個接一個地冒出。
等到了八二年的時候, 光安奉胡同附近的大市場就有兩個, 裡面賣啥的都有, 還有補鞋、補雨傘之類靠手藝擺攤的人。
街坊四鄰要買個啥、修個啥都方便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