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浪費,馬書記也心疼,可這不是人力能改變的事。
上面更關注的是礦區發展,整個內蒙都有這方面的問題,不是一時能解決的。
林晴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手裡的筆不由地輕敲著日記本,偏偏這一幕正好被馬書記給抓到了。
「小林幹事想到什麼辦法了?」
又是所有的目光刷地一下子望了過來。
林晴戰略性的清了下嗓子:「書記,倒是有個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是可以嘗試一下的法子。」
「說說看。」
「牛奶在低溫的情況下容易水質分離,我們可以自己把上面的奶層進行手工烘乾製成奶粉。」
「當然了,這樣的奶粉肯定跟乳品廠的不一樣,但是我們可以宣揚百分百純牛奶的理念,也是能占據一部分市場的。」
這會兒,乳品廠做的奶粉里還摻了些米粉。
話也說回來了,你不能指望現在的商品是無菌作業。
衛生不衛生的,只能說儘量做到衛生。
林晴最後總結道:「咱們這種小作坊的奶粉就走薄利多銷的路線。」
先弄出來個小作坊,後面再想辦法更新設備。
奶粉的原理並不難,就是濃縮、烘乾、制粉。
有機器能做,沒有機器也可以想辦法做。
所以會後的沒幾天,林晴又下牧場了......
誰出主意誰運作?
但一想到要接爹娘和妹妹過來,林晴立馬有了動力,下牧場就下牧場唄。
打了個厚厚的包裹就走了。
牧區大部分都是少數民族,他們之間說話倒是沒什麼障礙,林晴聽得是真懵啊。
滴里嘟嚕的,說得你想掐對方的脖子。
後面還是系統118看不下去了,幫忙翻譯了一下。
可系統118終究會走的,林晴還是要帶個翻譯在身邊。
這英語什麼的還有得個學,可當她第一次聽蒙語,感覺這輩子都學不會。
什麼東西都是原理簡單,實操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天氣太冷,有時候一不注意,牛奶結冰了,你要挑出最準確的時間確保把奶層分離出來。
烘乾這一步更是要掌握火候了,時間長,焦了糊了,斷了,又潮濕,沒兩天就要發霉的樣子。
林晴還嘗試了下利用加熱的鐵捲筒進行制粉,效果也還可以,但整體的產量一般般。
沒有機器,難呀。
劉主任儘可能委婉的吐露內心話:「這冬天還行,夏天可怎麼辦。」
原本計劃的是,天熱後硝石製冰做個簡易的冷庫,現在看來,還真是......
既然做了肯定是要做好的,林晴又回了旗里找馬書記,看看能不能找到機械製造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幫忙製造個簡易的生產奶粉設備圖紙。
就是一個過濾真空設備,還有烘乾機。
很簡單的。
有了設計圖,十級老師傅啥都能做出來。
馬書記想了想:「我認識的都是軍工製造方向的......」
好吧,人家大牛哪裡有時間弄這個呀。
那大牛的徒弟呢?
馬書記表示很遺憾:「小林幹事,我可以保證,他們的徒弟絕不會比師父更輕鬆。」
「也是。」林晴埋頭沉思了一會兒,「領導,要不你給我批個出差的條子吧?我去外面想辦法。」
馬書記有點驚喜,就喜歡人脈廣的手下。
所以林晴就這麼光明正大的回沈市過年了。
第184章 咱倆可真是太配了
田老大就是在研究院上班的,林晴到了沈市先把行李放回了沈家,然後火速地去了田老大的單位。
主要是想讓田老大幫忙看看有沒有門路。
田老大知道林晴的來意後,又找到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