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太太:「老二啊,我沒有訣竅啊!我都是和往年一樣種菜的啊!」
如果不影響大房,老太太倒是不介意把好處給二房,畢竟宋二石也是她的親生兒子。
然而,她不介意給,她卻不知道怎麼給啊!這蔬菜種得好,又不是她的功勞,而是自己小孫女的功勞,小孫女可以關照自己家裡,但是應該不會關照別人家的,要不然分家前,家裡怎麼沒有任何改變?
宋二石:「娘,我是您親兒子啊,您怎麼還跟我藏私呢?您真是太偏心太自私了!」
宋二石是一點都不相信老娘的說辭的。
宋老太太惱怒了,說道:「說了沒有就沒有,隨你怎麼想!」
宋二石又求了老娘一會兒,又是哀求又是指責的,但是都沒有達到目的,心裡的不高興越來越多,但是老娘就是油鹽不進,他也沒轍了!
到最後,兩人的臉色都很難看,最終不歡而散。
宋老太太要被這個二兒子給氣死了,什麼好處都想要,要不到就給她臉色看,她慶幸自己兒子多,又不靠這個兒子養老,要不然她的晚年一定不會過得有多好!
宋二石沒有達到目的,惱羞成怒地走了,然後他就找了宋三石和宋四石,把宋大石賣菜的時候的情況說了,並告訴他們,老娘太偏心了,只相信大哥,都不告訴他們種菜的訣竅。
宋三石和宋四石自然是覺得自己的利益受損了,因此在大房吃晚飯的時候,跑來大房鬧事了。
宋三石:「娘,我知道您偏心,沒有想到您這麼偏心,就大哥是您的兒子,我們幾個就不是您的兒子嗎?」
宋四石:「娘,您真是太讓我傷心了!」
宋老太太:「滾!你們幾個不孝子,是我太好說話,給你們臉了是吧?居然敢來指責我?不說我根本就沒有訣竅,就你們這樣不孝的,有的話,我也不給你們!」
宋老爺子:「老二,老三,老四,你們不要鬧了,好好過日子,你們娘真的沒有自己的訣竅,只是分家之後,咱們家得到了老天爺的關照而已。」
第349章 古代農家女46
宋二石:「爹,兒子真是沒有想到,您為了大房,連這種瞎話都編得出來!您這是把我們三兄弟當傻子糊弄嗎?」
宋二石悲憤了!聽聽他爹說的這是什麼話?大房是有老天爺關照的,這是騙誰呢?
宋老爺子被兒子說得啞口無言,這要不是他清楚地知道大房並沒有什麼種菜秘訣,他也覺得這是瞎話。
算了算了,兒子們愛誤會就誤會吧,反正他又沒有做錯什麼,而且他和老婆子又不靠這三個兒子養老,他還真不在怕的。
宋老爺子面無表情地說道:「隨你們怎麼想!」
反正他已經盡職盡責地把幾個兒子養大了,也給他們娶妻了,分家也給他們分家產了,他已經做到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宋二石看到爹娘都不想把種蔬菜的訣竅說出來,心裡非常不滿,但是他能怎麼辦呢?他也沒辦法啊!
最後,三兄弟糾纏無果,還是氣憤地離開了大房。
大房的一家人該吃吃該喝喝,一點也沒有受到影響,他們都已經習慣了,這宋二石三人一有事就在他們吃飯的時候找不痛快,大多時候都是說老兩口偏心之類的,他們也不想想,大家已經分家了,老兩口跟著大房養老,這不偏向大房才怪!
其實二房三房四房的日子過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還能過得去,但是跟大房比較的話,那就差遠了。
接下來的日子,大家依舊忙碌自己的事情,該種地的種地,該刺繡的刺繡,該種菜的種菜,該餵雞的餵雞。
宋大石的蔬菜一直都賣得很好,收入很穩定,大家對此都很滿意。
佩瑜覺得,自從家裡開始賣蔬菜之後,家裡的收入增多了,家裡的伙食也是越來越好了,以前過年過節才能吃肉,如今隔三差五地就能吃肉,大家的身體也變得更好了。
佩瑜的餵雞大業也進行得很順利,他們家的雞都長得很快,又健康又健壯,之前的兩隻母雞每天都各下兩顆蛋,一天就能收穫四顆蛋。
讓佩瑜覺得驚喜的是,她辛辛苦苦養的小母雞們終於下蛋了!
這批母雞,是去年過年前,宋老太太安排母雞孵出來的,一共有二十隻,這二十隻雞都養住了,一個都沒有少,這二十隻雞在佩瑜鍥而不捨地投餵下,長得是挺快的,到如今快半年的時間就長大了,也在佩瑜的翹首以盼之下終於陸陸續續地下蛋了!還是跟她們的母雞前輩一樣爭氣,每天都能下兩顆蛋。
於是佩瑜看到了壯觀的景象,家裡一共二十二隻母雞,每天一共可以下四十四顆雞蛋,那景象可真讓人覺得滿心歡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