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成接納了安然的意見,弄了兩種一鍋出,一個是魚鍋,一個是肉鍋,魚可以整條的鯉魚、草魚,甚至大馬哈魚,或其他雜魚,燉上一鍋,加上豆腐粉條,周圍一圈餅子,幾個人這麼一鍋基本夠吃。主食不夠可以另加。
肉鍋可以山雞燉蘑菇,可以豬肉燉粉條,酸菜白肉粉條,或排骨雜鍋,羊肉羊蠍子鍋,主打的是經濟實惠。如果按這樣一鍋出菜勢必要多準備鍋,而且還要多加灶眼。好在房間多,地方大,多加幾個灶不是問題。
涼菜依舊是花生米、大拌干豆腐,涼拌海蜇,肉皮凍,干炸丸子,醬鹿肉。安然說她能搞來牛肉,可以加上醬牛肉。牛國內限制,但俄國那邊多,想買不是問題,如果能弄來下腳料還可以做筋頭巴腦,與土豆頓一起又是一道菜。
安然指揮著兩個大男人做了改良版上海熏魚,熏五香馬哈魚,小酥肉,小酥魚、香酥魚、油浸魚塊,守著豐富的魚最好在魚上做文章。
閨女,咱們往哪兒弄油去?
安然一想還真是個問題,空間的油很多,怎麼拿?楊林說江北開了一家榨油坊,能用大豆花生榨油。
這個問題解決了!但安然堅持還是紅燒肉最能解饞,豬肉的油脂豐富,三肥七瘦的五花能完美地詮釋紅燒肉的香濃醇厚,肥而不膩,這是任何種類的肉無法做到的,紅燒肉也不是任何做法可以取代的。
安然做了一鍋醬香濃郁,色澤紅亮的紅燒肉,差點香死個人!聞著味的蔣老闆當即幹掉了三碗飯一碗肉,「就是這個味!老安,以後我就吃你家的紅燒肉了!」
行吧!安大成默默將紅燒肉寫入菜單,「閨女,你要是不想每天做最好找個傳人。」
安家幾個小子一起起來朝著安然就拜「拜見師父!」
好嘛,徒弟都有了!安然沒想天天做,自然從這日起將紅燒肉做法傳授給了幾個小子。安大成和楊林自然要觀摩,一看安然用料便知道差距在哪兒了。
「閨女,你這是跟誰學的?以前你可不會。」紅燒肉用花雕不是北方做法。
「老爹,如果我說這事第一次做你信不?」
別說安大成,其他人也不相信,安然便拿出一個破本本,只是在眾人眼前一晃又收起來「這是秘密,我從上面學了新菜自然教給你們。」
又是撿來的?他閨女咋那能撿寶?武功秘籍撿來不說這又是一本菜普了?
這個理由都信了,對安然弄出那些吃食也說得通了。安然也是沒辦法,自己總忍不住冒出幾個菜來,總要有出處吧?
大家的分工越來越細,安大成和楊林將每件事都細分到個人身上,就連三個侄子都有了安排。幾個人先學處理食材,從切菜開始學,現在有什麼菜?無非土豆白菜蘿蔔。當然有時間還要跟著安然學紅燒肉和包餃子擀麵——
好像還要學洋話,學識字,安然姐說武功還不能落下——
訂好了菜單接下來就是買買買,什麼都要買,灶上的鐵鍋、鏟子、勺子,盛菜的盤子碗盆,客人用的筷子,洗手臉盆,手巾等等——
安然看著空間裡的物資心裡痒痒的很,這些她這裡都有,而且很便宜,但他們要去買就貴了。於是安然告訴安大成,她可以找莉莉婭,讓她從俄國人那邊買些便宜貨。
安大成不疑有他,將部分物資採買權給了安然,沒兩天安然就帶回了一大批東西,不但有洋毛巾、洋香皂、肥皂,還有洋盆、大鐵鍋小鐵鍋,各種刀具砧板,甚至細白的麵粉等等,還有從老家運來的土豆、紅薯、蘑菇、雪蛤等貨物。
東西按歸類分別進入不同地下房間保存,紅薯粉、腐竹、干百合、乾貝、干鮑、干海參等乾貨和一些油鹽醬油醋等調味料陸續進來,最後才是白菜、酸菜、蘿蔔、大蔥、生薑、大蒜等物登場。
進貨最費錢的就是安大成購進的遼參、鮑魚、花膠、烏魚蛋、鹿筋,因價格貴都沒敢多買,就這樣手裡的錢已經見底了。好在飯莊能開業了,飯莊的名字還是安大成找人取的,叫「魯味齋」,讓人一看就是山東魯菜。
安然看著東西實在不多又給補了一批鮑參翅肚和白糖、冰糖、大米、鹼面、小蘇打,這些在現代便宜時下貴不說還不好買。安然按比當下便宜的價格開了清單,所有的都要入帳,馬虎不得。
當然現在安家是沒錢支付給安然這筆費用的,包括那些人參。安然這筆開支很大,安然解釋了一下資金來源,賣了一批葡萄酒和兩顆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