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知道說再多她們也不信,乾脆先嘗嘗娘惹做的雞湯。馬來的娘惹就如養在深閨人中的小姐,不需要去工作幹活賺錢,只需在家繡繡花,看看景,洗手做做菜,她們可以不用天天下廚房,但一手拿的出的廚藝是必須學的。
馬來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殖民,英語逐漸成為社交圈的語言,娘惹們也被送去上學甚至出國,她們首先要學的就是英語。而作為土生華裔,娘惹們又要學好中文,別管來馬來西亞的華人是第幾代,他們骨子裡永遠覺得自己是中國人。
雞湯有些甜,可能是加了紅棗和幾種藥材的緣故,裡面還有菌菇的香氣,與安然以前喝的純雞湯、藥膳雞湯不同,裡面材料很雜,雜的安然都說不出裡面到底用了多少料。如果能去掉浮油會更好。
相對這碗雞湯,安然更喜歡清雞湯,好在是林菀的一片母愛之心,安然一口氣給幹了!
第401章 第二天安然便下去吃了,一張長長的大桌,坐滿了男女老少。雖然她父親不……
第二天安然便下去吃了,一張長長的大桌,坐滿了男女老少。雖然她父親不算老,卻有大家長的威嚴。安泰年今年不過五十上歲,可能經歷了戰爭的風雨,略顯滄桑老態。
大娘略顯和善,關心了一下安然的傷情,又叮囑好好休養。
「吃飯!」隨著安泰和一聲令下,孩子們朝著長輩一一道「阿爹吃飯」「大娘吃飯!」「二娘吃飯!」
隨後大家開始悶頭乾飯!
最小的兩個孩子抬頭都看了看安然,只有八歲的安正輝還朝安然吐吐舌頭。
安然忍不住笑了一下,引得林菀用手捅了捅她,示意她好好吃飯。
桌子上沒有大娘生的大姐大哥,大姐已經嫁人,大哥還在國外。本來安欣是可以出國的,可惜趕上了戰亂沒能出去。
安然心想著要不她和二姐乾脆出國幾年躲躲?這事先和林菀商量後再說。
早飯是叻沙面線配幾種做工精緻的糕點,叻沙滿滿的椰漿海鮮味,微辣帶點酸,口味十分複雜,裡面主材是面線,安然覺得的就是米粉。除了面線還有海蝦、蛤蜊、魚丸和炸豆腐,以及青菜,內容很豐富,而且很好吃,尤其帶著香濃的湯汁吃。
叻沙的湯汁是叻沙的靈魂,是用雞湯和海鮮湯,添加椰漿和叻沙醬一起熬製的,熬這個湯就要忙碌一早上,怪不得那麼好喝!
與她旅遊過來吃的不太一樣,或許沒吃到正宗的,或許一個地方一個做法,總之安然很喜歡這道叻沙。而且記憶里原主是會做的,還是跟著安家老宅那邊人學的。
因為林菀做的菜偏於沙撈越風格,與馬六甲這邊風格不同。安泰年為了讓家裡女孩掌握一手好的廚藝,將家裡女人送過去好好學了陣子,又帶回來善於廚藝的吳媽來教導女孩。
糕點樣式很多,統一的幾乎都有糯米木薯粉和斑斕葉等上色又自帶香氣的植物參與,甜度基本上來自椰糖。
安然喜歡吃烤木薯糕和香蘭椰絲卷,還有鹹味的椰絲糯米糕,其他的味道不是怪就是寡淡。
安然知道這些菜都是林菀和吳媽安欣做的,林菀不善於做糕點,她跟善於烹飪海鮮。像咖喱蟹、椒鹽蝦、蚝仔煎、炒魷魚、烤魚,如果讓林菀做叻沙,裡面一定都是海鮮,口味更重一些。
大娘偶爾會給大家做一兩道福建老家的菜,醉糟雞、魚丸、海蠣煎、炒蛤蜊、清蒸魚等。
馬六甲本身就是一個大融合,各方人士都有,相互學習融入很正常,所以安家的菜很融合。
林菀的一顆心始終是提起來的,就怕安泰年突然提起安欣的婚事,看她緊張地樣子安然很理解她此刻的心。飯後各安其事,房子還在修整,這事大娘操心就是,小孩子們繼續上學,安欣和安然是沒學可上的,馬來的高校現在拒絕接收華人的孩子。
原因很複雜,根據原主得到的信息分析,當局即使解散了存在威脅的華人抗日聯軍,現在活躍的馬共依舊對政權有威脅,他們排斥華人,怕過多的華人奪取政權,脫離管制。所以英軍接管了馬來後扶持的依舊是馬來統治者,並對華人各方面的打壓,包括文化教育,尤其高檔文化教育更是對華人嚴防死守。
以前土生的華人尤其像安然安欣他們這樣有馬來血統的土生華人是被列為馬來人,只是最近有人提出他們不算馬來人,依舊屬於華人,高等學府依舊拒收。
華人以前有自己的小學和中學的,只是戰亂時期早就沒了。據說在修建,期間安然和安欣只能先呆在家裡。
林菀讓安然繼續去養傷,安然順勢將林菀和安欣拉去房間。
「阿娘,我想等傷好了出國留學,姐姐和我一起走吧!」
「嗯?」林菀和安欣沒想到安然提出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