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美鳳抓!」輪到林成榮家林成榮抱著孫女讓美鳳抓,小孩子手氣好,結果一語中的,真的抓了一條大漁船!都知道林成榮家不可能要,頓時身邊圍上好多人家問賣不賣?
「我出一百!」
「我出三百!」
「我出一千!」
林成榮說著抱歉將鬮給了林大伯家,眾人遺憾也沒辦法。分完了船又分村里為數不多的土地水塘,河道的承包等等。最後分村裡的庫存,以後沒船了要東西幹啥?
最後村里只剩下村委和一筆賣了公共財產獲得的錢。
「明日起大家都不需要出工了!工分會核算成錢分給大家。」村長一句話,生產隊時代便結束了。
林大伯家與自家兄弟合夥買下那條船,他們過來給林成榮家送了五百塊錢,林成榮推拒,「你們說是有了船,柴油漁網什麼都要置辦,用錢的地方太多,拿回去吧!等有好魚貨給我們留點就行了。」
林大伯沒再推辭,「好說,以後家裡有船了想吃啥咱們說算!」
安然很期待,要不是他們這支實在沒人她真想留下那條船。各家都有事忙了,權叔和彪子倒是清閒起來,河口那處圍網已經被人承包了,權叔失業了,他去彪子那裡住下,一老一少開始了相互扶持的生活。
彪子也面臨著未來的選擇,如果做魚丸他就需要穩定的魚貨,村裡有船的人家不會因為他要的那幾條魚特意給他出海,最好就是自己有船。
彪子過來找林成榮討主意,「權叔的意思是讓我買一條新船在河口下網捕魚。」
安然想著自己工廠需要人,徐英那邊估計是指望不上了,便問「彪子,我可能建個海產品加工廠,會需要人手,你要不要跟我去干?」
彪子再次面臨選擇,「嫂子,容我想想好嗎?」
「嗯,不急,現在工廠還沒影呢!我覺得可能做魚丸,便想問問你。」
彪子今年十四,獨當一面從年齡到閱歷都不夠,安然想讓他在工廠鍛鍊幾年將來或許能幫到她。顯然彪子有自己的想法,他沒立刻答應,而是回去與權叔商量去了。
等彪子一走安然道:「阿爸,我看加工廠還是儘快建吧!我想去縣裡水產局問問,如果可以就走捷徑。等廠子建起來就讓權叔去廠子。」安然是這樣打算的。
「不要我跟著嗎?」
「暫時不用,等我過去會與表舅說,咱們有廠子對他只有好處。」
的確,他們可以極大限度地滿足那邊食材的需要。林成榮一走安然便去了縣裡,因為只有縣裡有水產局,有整個縣唯一的冷凍廠。
沒想到她走在了人後,那個冷凍廠已經被承包出去了,還是水產局的人,安然佩服此人的敏感度,此路不通只能想別的辦法。
第204章 「安同志,我們歡迎你投資建廠,縣裡公社都會給予適當幫助。」水產局負……
「安同志,我們歡迎你投資建廠,縣裡公社都會給予適當幫助。」水產局負責人非常熱情地道。
本來想走的安然又坐了回去,她細細問了一下建一個冷凍廠海產加工廠需要的費用和土地面積等等。
水產局那位副局長一看是真想建廠便細細幫她分析了一下,土建大概需要二十萬,設備就多了,國產的冷凍設備估計也得六七十萬,包裝運輸烘乾等設備,副局長建議用進口的,這樣費用更高了,總體下來將近兩百來萬,這是八十年代,不是二十一世紀!兩百萬已經很多很多了!這還沒算車輛人員等場地費用。
「安同志是自己出資還是別的渠道?」副局長見安然還算冷靜,沒被巨大數額嚇到試探性問。
「有什麼區別嗎?」
「安同志可能還不知道咱們政策。」負責人解釋了一下當前政策,如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自然人辦廠數額超過一百萬國家會要求企業具備工會黨群組織,「就是外資辦廠也要有這些部門,這是硬性規定。也是國家為了保障工人正當權益不受侵犯做的規定。我想說的不僅僅是這個,還有目前國內個體投資如果數額巨大當地政府建議走合營。」
合營?難道自己辦廠還要請個婆婆來?
安然沒說自己個人辦還是怎麼,副局長還告訴她,國人辦企業和外資辦企業待遇是不一樣的,外資的政策優厚,而親生的按章納稅,還要受當地一些政策限制。安然沒想到想弄個廠子都這麼難!那些穿越大神哪去了?看別人干點啥都那麼容易到自己身上怎麼這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