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1 / 2)

他坐靠牆根,手捻著幾根稻草,隨意編織,腦海里卻又想到了顧珩和孟躍。

那兩個人現在一定很得意。他眯了眯眼,心中翻湧著怒火,噬心灼肝,五臟六腑都焚著疼。

宮內,帝王寢宮。

顧珩揮退左右,與孟躍依偎著閒話,孟躍從永福公主那裡聽到了一段舊事,但是片面之詞,不可盡信。

兩人坐在榻上,顧珩從後圈抱孟躍,頭擱在孟躍肩頭,輕聲道:「永福口口聲聲說先太子害死了大皇兄,但長真和廢后卻矢口否認。」

孟躍想了想:「事已至此,廢后和長真沒必要說謊。況且大皇子死於決堤,大壩上游的地方刺史乃廢后表兄,要麼廢后當時囂張的不可一世,無所顧忌,要麼就是有人蓄意陷害,故意挑起永福公主和先太子之爭。」

「當時父皇正值壯年,把控前朝後宮,我瞧著廢后和先太子,不敢這樣肆意橫行……」顧珩頓了頓,嘆道:「極可能是有人挑起這兩方爭鬥。」

殿中半人高的暖爐散發熱意,然而顧珩和孟躍心頭都漫上一絲涼意。

若一開始就是錯的,那這麼多年永福公主和先太子之間的爭鬥,豈不都成了笑話。

而幕後黑手其實不難猜,誰有可能得利?誰就有嫌疑。

已故的梅妃,齊妃,還有當年的惠貴妃。

大皇子身死,還給先太子拉了一波仇恨,完全有利其他不占嫡不占長的皇子。

說來歷朝歷代,皇子公主眾多的帝王不止承元帝一個,但承元帝貪心太過,既要又要,他希望太子地位穩固,又希望其他兒子才幹過人,是美玉良材。

然有能力者,心高氣傲,焉能久居人下。

儲君無法優秀的一騎絕塵,把兄弟們甩在身後。偏承元帝又要有才幹的兒子對儲君畢恭畢敬,馬首是瞻……

孟躍從未見過如此反人性的行為。

最後演變成先太子氣承元帝看重其他皇子,對承元帝生怨。其他皇子恨承元帝偏心太子,對承元帝由怨生恨…

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事,像大海中的兩塊浮木,彼此靠攏,才能一起抵抗大風大浪。

「…廢后所行惡事不少,但也幫人背過黑鍋。」顧珩提及此,神情有些微妙,他還記得他年幼時,當時廢后如日中天,控制董嬪,欲陷害他。

又數年後,孟躍溺遁,他不知真相時,心神失守,被先太子鑽空子下毒,欲落實十七害死兄長之事,為先太子提供打擊四皇子和七皇子的鐵證。

有此種種,顧珩對廢后母子無怨,是不能的。

因而,廢后母子被潑髒水,不令同情,反有因果報應的冷幽默感。

顧珩:「賢妃暴斃,不是廢后所為,乃此前惠貴妃背後下手。」

孟躍坐正身子,扭身看向顧珩。

桐王被捕後,顧珩查出了不少陳年腌臢事。

顧珩道:「當時是為了加深廢后罪行,好讓父皇對先太子一脈厭棄,誰知父皇對先太子一脈愛重不已,廢后無事,賢妃死了…也就死了。」

大抵是生死之事太沉重,顧珩頓時轉了話題,「躍躍,你知不知道十一為什麼那麼討厭我。」

孟躍想了想,一時沒想出來。她跟十一皇子的接觸太少,後來十一皇子被賜死,孟躍更是不關注了。

顧珩哼了一聲,有些生氣:「我也是後來推測出的,十一嫌我蠢,嫌我母妃笨,而我母妃還占了貴妃之位,他認為我們德不配位。」顧珩冷笑,「他倒是聰明,卻白白幫人背黑鍋,辯駁無門,落得橫刀自刎的下場。」

孟躍微微蹙眉,抿了抿唇,「顧昌墜馬,你可查出真兇了?」

顧珩:「我當時在想京中亂了,誰能得好。」

孟躍深以為然。她最初懷疑過桐王。

承元帝鐵了心要把皇位給先太子一脈,但顧昌身死,誰都知道有內情。

承元帝肯定信不過京中皇子,這時一早分封出去的桐王,經有心人一提,承元帝念起桐王的好,事情就成了大半。

但誰知會冒出個顧盛。

最後,十一皇子書房搜出他和桐王的「密謀信件」,桐王被迫提前暴露。

如此損人不利己,桐王是不會做的。所以顧昌墜馬一事,孟躍排除桐王的大半嫌疑。

她神情有些複雜:「我將所有人都排除了,最後發現只剩下永福公主。」

「永福……」顧珩到底是尊稱了一聲「大皇姐」,「她是有魄力有心計的,她生來是女兒,於奪位無緣。也正因為她是女兒,父皇不會提防她,才能暗地裡攪弄風雨,或許她最初她只想報仇,但隨著與兄弟們的爭鬥中,漸漸有所悟,於是一心一意奔著攝政長公主之路去了。」

孟躍抬首,「阿珩…似乎很有感觸?」

最新小说: 浮光恋颖 【女攻/总攻】肉浪翻飞 学长他和想象中不一样 姜四娘重生日常 高中生被肏日常(乱伦np) 因果缠(又名徒儿真棒)师徒np 傀儡 尝试减压的肉短篇(可能有中篇) 小千岁 糟糕!新买的机器人和哥哥共感了(骨科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