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或許她是有察覺的,只是她寄希望於世家壓制新帝,給新帝添堵,氣死新帝就皆大歡喜了。
奈何事與願違。
皇太后從喉嚨深處發出一聲悲鳴,淚如雨下,「那是盛哥兒的皇位,是我可憐的盛哥兒的皇位啊……」
她捂著心口,五臟六腑仿佛都被一隻無形大手揪在一處,痛的她佝僂在地。
「母后!」長真公主趕緊繞過案,心疼的抱住皇太后,雙目已然泛了淚,卻還咬牙逼回去,恨聲道:「母后,母后,天不絕我們,咱們發現的及時,醒悟的及時,一切還能挽回。」
皇太后淚眼模糊的抬起頭看著女兒,長真公主雙目顯殺氣,雙拳緊握,「既然新帝背信棄義,別怪我們釜底抽薪。」她看向母后,輕聲道:「新帝十分愛重孟躍,倘若孟躍身死,新帝會如何?」
皇太后瞳孔微顫。
長真公主忍痛回憶,提醒皇太后:「……當年,太子哥哥去了後,父皇受此打擊,身子才不好了的。」
為了瑞朝皇室,為了正統,她們要撥亂反正。
孟躍必須死!
第126章
孟躍回到府中,門房來報,孟泓霖攜家人求見,孟躍微訝,侍女見她不語,遲疑道:「將軍,可要奴婢去回了他們。」
「引他們去花廳。」
孟躍晾了孟家人一會子,才姍姍來遲,廳內男女老幼足有七人。
孟躍挑眉,她今日賦閒在家,又是秋日裡,只著一身麻色圓領袍,杏色長褲,腳踩單鞋,三千青絲挽成單螺髻。十分素簡,但無人敢小瞧她。
孟泓霖早打聽到了,他阿姊去隆西賑災,立了大功,回京後直升從三品將軍,天爺啊,這是多大的榮耀。
且他阿姊還那麼年輕,前途無限。
孟躍在上首落座,孟泓霖就主動介紹,他拉過自己的妻兒,「阿姊,這是我娘子,您的弟媳,姓崔,名憐芳。」
崔憐芳立刻屈膝行禮,「阿姊好,憐芳有禮了。」又生疏又熟練,私下裡應該練了很多次,但第一次見孟躍,所以生疏。
到底是用了心。
孟躍看她一眼,應了一聲。
崔憐芳受寵若驚,強忍住喜意。孟泓霖也很高興,拉過自己的兩個兒子介紹,兩個小子對上孟躍淡漠的目光,怯生生喚「姑姑」。
崔憐芳心裡急,臭小子在家裡翻上天,這會子跟鵪鶉似的。
孟躍從袖中取出兩個金果子給他們,算是見面禮,兩個小子跪地道謝。
孟泓霖拉過孟五娘,「阿姊,這位就是小妹了。」旁的沒有多說。
孟五娘與孟躍雖是姐妹,兩人卻不大像,孟躍一眼看去又俊又冷,有情眉,無情目,看似有情卻無情,威嚴盡顯。
孟五娘身材纖細,一身淺綠色襦裙,頭髮挽髻,斜插了一支銀簪,一支極其細的金簪,大約是沒有旁的頭飾了,所以簪了一朵紅色的月季花,兩串金桂。
她眉眼彎彎,杏眸含情,一眼看去算不得驚艷,但也十分秀氣。很是耐看。
孟五娘屈膝向孟躍行禮,聲音雖柔,但是舉止意外的穩重,不疾不徐,比崔憐芳還好些,更別說兩個小子了。
孟躍看向她,五孟娘雙手空空,什麼首飾也無,不似崔憐芳和孟母的手腕都還戴著玉鐲,孟躍道:「坐罷。」
孟五娘眼睛亮了一下,露出一點笑意,乖巧在下首落座。
孟泓霖看了一眼孟母,孟母磕巴道:「躍兒,聽說你升官了,我們這番來…是來恭喜你。」
孟泓霖從案上提起禮盒給孟躍身後的管事,孟躍默了默,對孟母道:「多謝。」
生分的一句話,孟家人都有些尷尬,孟泓霖扯著嘴笑,「…阿姊太見外了,我們都是一家子骨肉。」
他費力的緩解氣氛,孟父自認拉不下臉,沉默不語。孟五娘和崔憐芳努力配合孟泓霖,孟母偶爾也配合說幾句軟話,還提及之前出嫁的女兒。
孟泓霖秉持著多一個親人,就多一分挽回孟躍的心思,所以將有關孟躍的事挑揀著與姐夫家傳信了。
孟泓霖道:「姐姐們都很想阿姊,只是之前不知阿姊何時回來,所以沒有動身。若是阿姊有空,改日我帶姐姐們登門拜訪。」
孟躍端起茶盞呷了一口,斂目道:「……我事繁忙。」
「是是是,阿姊身為要員,當公事為重。」孟泓霖瞬間改口,又提了提京中坊間之事,見孟躍來了兩分興趣,他說的更起勁了。
這般那般一通說到了晌午,孟泓霖眼巴巴望著孟躍,孟躍道:「既是午時,一道兒用飯罷。」
一直模仿木頭的孟父吐出一口氣,緊繃的身子鬆懈些許,孟母差點喜極而泣。
飯廳在花廳左次間,擺設不如花廳典雅貴氣,但勝在簡約。
一行八人剛好將花梨木圓月桌坐滿,下人魚貫而入呈上菜餚,四道主菜,正是羊四件,另有炙乳豬一道大菜,伴著炙鵪子,燒雞,板鴨,蓮花肉,又兩道時令炒蔬,一道羹,共十二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