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頭村在南盂島東南方向,是島上最小也是距離鎮子、碼頭最遠的村子,村民出行以早午晚三趟班車為主。咖啡店前的村口就有班車的停靠點,但姜鶴還是決定騎車帶虞蘇時過去。
「我可以走過去。」
虞蘇時實在不想再體驗一次那輛噪音大、跑起來還時不時哐啷響的電動三輪車了。
「走過去?」姜鶴像聽到了什麼笑話,震驚又無奈地比了個耶:「兩個小時欸,十二三公里,從這裡走過去的話。」
虞蘇時輕輕攏了眉。
姜鶴舔了舔上唇,很快就反應過來虞蘇時在矯情什麼,失笑:「這次我騎小電驢帶你。那車姜唐買了還沒半年呢,粉白色的賊好看。」
「……」
說著姜鶴已經從島台櫥櫃裡的小盒子中拿出了電動車的鑰匙,臨走前還順走了姜唐掛在窗台上的草帽。
「走了虞大歌星。」
兩小時腳程,二十分鐘不到的班車,以及半個小時的電動車,虞蘇時權衡一番後跟上姜鶴。
把隕邊犬鎖進院子後,兩人坐上電動車一路通暢地朝漁頭村行進。
島上並非所有的道路都是水泥路,電動車沿著環島線跑了二十分鐘後進入一條岔路,路是泥土路,這才是進入漁頭村真正的道路。
昨日下雨的緣故,今日路面還是濕滑的,有些坑窪處積著水,姜鶴放慢了速度,車輪子碾過,留下兩道歪歪扭扭的轍印。
虞蘇時抓著後貨架的手開始用力,白淨的手背暴起根根青筋。
「看到人了。」
漁頭村常住人口只有十幾戶,總共三十不到的人口,一多半是老人,這會兒聚了五六人在村口的木麻黃林下納鞋閒談。
姜鶴遠遠地瞧見人,只等行近便朝老人們大聲打招呼。
那句「不信你隨便走幾個村子問問,看看人家是不是都認識我」並非虛言。即使漁茶村和漁頭村兩村子隔了十幾公里,村民往來甚少,哪怕在場的老人中與姜鶴年齡差距最小的也要加著兩個虞蘇時,待姜鶴喊了「依瑪、依八甘胃啊」,他們很快就回了句「甘胃甘胃哇,是小丹哥哇來哇茶。」
這些老人普遍在七八十歲左右,算是比較長壽的了,說的話也都是南盂方言,語速快聲音洪亮,虞蘇時一句都聽不明白。
怪不得姜鶴那麼積極地幫他。
若是他自己一個人來,等兩方開始交涉,取得的結果只能是彼此皆不知對方所云。
虞蘇時稍稍抬高了一點點姜鶴在他心裡的形象。
似是他腦子裡能聽到心聲的寄生蟲,姜鶴與老人們寒暄完突然回過頭看向虞蘇時,緊跟著往上節節抬高一隻手:「怎樣?我整個人是不是頓時高大起來了?早說過帶著我准能事半功倍,否則你自己找到這張口嘰里呱啦一堆,他們聽不懂不說,他們說話你聽也又是嘰里呱啦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