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日,陸將軍回京途中不慎誤食了有毒的藥材,多虧柳探花當機立斷,處理得當,才保住了陸將軍的性命。」
聽到自己被提起,陸映昭猛地抬起了頭,她很意外這件事會被放在朝堂上提起。
「哦?陸愛卿,真有此事嗎?」
「回皇帝,確實如此。」陸映昭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何圖謀,不敢多說。
「皇上,依臣所見,這是上天垂憐我裕朝受疫災的百姓,專門為您尋來了柳探花,讓她解救百姓於疾苦之中。」那文官聲音洪亮,語氣篤定。殿中頓時安靜下來,許多人彼此交換著眼神,在琢磨此言背後的深意。
皇帝微微皺眉,手指輕輕叩擊著龍椅扶手,用意味深長的目光審視著柳憶安身上。
「讓她去疫區?」
「正是,朝中正需要既通藥理,又精於政務之才。柳探花才思敏捷,醫術雖非專精,卻也頗具慧眼,若能前往疫區,必能輔佐地方官員,助力朝廷儘快平息疫病,安撫民心。」
幾句話下來,竟將柳憶安高高架起,進退兩難。
「若是如此,那柳愛卿真是天賜良才。柳愛卿,你是否願意以安撫使之職前往疫區,為朕分憂?」
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柳憶安身上,等待著她的回應。
柳憶安心中微微一沉,她知道自己若是貿然拒絕,必然會落人口實,被扣上抗旨不遵、推諉不前的罪名。可若是貿然答應,疫區如今狀況不明,她並不擅長醫術,貿然前去,恐怕凶多吉少。
「臣自幼讀聖賢書,知『士以天下為己任』之理,陛下有命,臣自當竭盡所能,以安社稷。但臣並不擅長醫術,救下陸將軍不過是誤打誤撞。疫病之事,關乎百姓性命,臣怕自己貿然前去,不但不能救百姓於水火,反而貽誤大事。」
聽完柳憶安的話,那位大臣不依不饒,「柳探花何必妄自菲薄?安撫使一職並非讓你治理疫病,而是行慰問協管之職,正需要柳探花這樣的人才能勝任。若連你都不願前往,那試問天下還有誰肯為朝廷分憂?」
說到這裡,局勢已經明了,此人看似勸諫,實為逼迫,她鐵了心要讓柳憶安前往疫區。
第43章 讖言他終於再次站在她身側,再次喚出……
「柳愛卿,朕封你為安撫使,派你去竹安縣,行撫恤、調度、安民、鎮撫之職,你可願意?」
上個月,竹安縣爆發了一種未知的疫病,受感染者皆體發高熱,食不下咽,就算吃下去了東西,也會立刻吐出來,直到全身脫水而亡。當地的醫官已經試過多種療法,效果皆不佳。皇帝一直為此事頭痛,直到殿試前,國師求見,說能解決此事的人就藏在這批貢士之中。
皇帝沒有將國師的話告訴任何人,結果這柳探花竟真的略通醫理,想來這就是國師所言之人。
看柳憶安還有些猶豫,皇帝不滿地皺了皺眉。
「怎麼了?是不願意嗎?有什麼難處你說與朕聽。」
感受到了帝王的不滿,柳憶安不敢再推脫,跪下領命。
「臣願盡綿薄之力,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解困。」
「好!這事就這麼定了,明日便出發吧。」皇帝露出滿意的神色,抬手示意柳憶安起身,「蕭愛卿,關愛卿,柳愛卿,你們三位即刻前往問天閣焚香誥天,求得讖言。」
榜眼關尋真和柳憶安面面相覷,此前從未有過殿試後要焚香誥天的先例,不明白皇帝此言所為如何。
「臣遵旨。」蕭韻率先躬身應道,眼中波瀾不驚,似乎對此早有預料。
柳憶安和關尋真雖滿腹疑惑,也只能低頭領命:「臣等遵旨。」
隨後,禮官帶著她們三人往問天閣走去。
「蕭姐姐,恭喜你奪得狀元。」從大殿出來後,柳憶安連忙向蕭韻賀喜,自書院關門,她已經許久未見到蕭韻,如今在京中重逢,蕭姐姐還奪得了狀元,柳憶安雖然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驚喜。
「許久不見,也恭喜憶安妹妹奪得探花。我聽說妹妹如今投到了陸將軍麾下?」
「只是借住在陸府罷了,大家都是為了皇帝和裕朝效力。」
柳憶安從蕭韻的話中覺察出一絲不對,兩人久別重逢,蕭韻是如何得知自己和陸將軍有來往的。
如果她早就知道自己住在陸府,又為何遲遲未曾聯繫過自己。兩人在萬明
書院的時候是最好的朋友,吃住都在一起,若是自己先得知蕭韻在京中的住處,一定會上門拜訪。
蕭韻沒有從柳憶安的口中問出什麼,故作無奈地笑道:「妹妹剛入官場,說話都變得圓滑了,顯得我們姐妹二人生疏了一般。」=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