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妃對漁娘道:「我是站在你這邊的。」
漁娘笑著點點頭:「我知道了,多謝三皇子妃關照。」
三皇子妃笑著嗯了聲,她說:「惠敏應該沒跟你說過我娘家的事吧。」
漁娘知道三皇子妃的父親是以軍功封爵的安南侯。安南侯跟其他幾家公侯不一樣,安南侯沒有常住京城,身上也沒有任何官職,如今在老家汝寧府定居。
「我家原是商戶,後來我爹跟著皇上打天下,意外救了皇上一命,又立了功,才有了安南侯的爵位,我和三皇子的婚事也是因我爹娘之故。」
「說起來,我爹原來只是個獵戶,被我外祖父看中後入贅到我外祖父家才有後頭的事情。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我家是我娘說了算。」
漁娘好奇:「你爹娘離開京城回老家也是你娘的主意?」
「嗯,我娘說我爹腦子不夠用,留在京城說不定哪天被人下套丟了侯爵不說,說不定命都沒了。不如回老家過逍遙日子。」
三皇子妃笑著繼續道:「我娘還說,無論是以前還是如今的世道,小娘子若要頂門立戶,在外做什麼都比男子辛苦些。別的都是假的,只有握在手中的真金白銀才是真的。」
三皇子妃真心關心漁娘:「我看過你寫的書,我怕你身上讀書人習氣太重,真視金錢為糞土,對你來說那才不划算。」
在三皇子妃看來,皇上和三皇子都看重梅夫人的本事,偏偏卻不肯不拘一格用人才,漁娘其他得不到,若是連真金白銀都沒有,那才是虧呢。
漁娘感受到三皇子妃的好意,她笑道:「您看錯我了,我可是最愛黃白之物的,您別忘了,我家也是靠經商起家的。若不是我家有點家財,前朝戰亂時我家就沒了,我爹哪能帶著一家人逃難去敘州府呢。」
三皇子妃捂嘴笑:「是我想差了。」
漁娘也想差了,頭一回見三皇子妃時,以為她是個溫柔貴女,沒想到竟是這般性子。
三皇子妃說的幾乎都是她的真心話,漁娘自然是領情的,無形中,兩人關係親近了許多。
晚上三皇子回府,身上衣裳都不換,就去正院找皇子妃。
三皇子妃笑著道:「爺放心,梅夫人那裡我都安排妥當了,只是您答應給人家的好處可別忘了。」
三皇子聽完上半句正要轉身去換衣裳,聽到皇子妃的後半句又停下,似笑非笑道:「誰是你夫君?」
「自然您是我夫君,不過咱們以後要圖長長久久不是?您對人家好,其他有能耐的人瞧見了,自然會來投奔,這算是千金買馬骨,您知道的。」
三皇子冷笑:「要說做生意,還是你蔡家會。」
三皇子妃笑著提醒道:「梅夫人不是你手下那些愚忠的人,她如今願意費心做這些事,也不是沖的您,您知道吧。」
三皇子當然知道!當年賀文嘉說庶民乃天下之論,他到現在都記得。他們夫妻青梅竹馬,又是同一個先生教大的,夫妻倆肯定是同一種人。
「你們是婦人,婦人最懂婦人,梅夫人那邊的事你給爺處理好了,爺記你的好。」說完三皇子就去換衣裳了。
三皇子妃是個細心體貼的人,她從三皇子那兒為漁娘要了許多好處,還叫三皇子另外派了一隊人馬護著漁娘出行。
陸放自然是去不了,領隊換成一個千戶,漁娘也是滿意的。
也是因為三皇子妃的緣故,漁娘離開寧夏衛時,她對三皇子的看法稍微好轉了一點點,拜別時還有心情虛偽地恭維三皇子幾句。
不過在漁娘心裡,總體而言,馬家的皇帝和皇子皇孫們,除了惠敏郡主外,其他人在她心裡都不是什麼厚道人就是了。
第96章 誰敢罵我夫人,報上名來……
惠敏郡主回京已經是六月下旬了,回京後她吩咐護衛把梅姐姐的信和禮物送去蘭草街梅家。
賀文嘉收到信後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他的漁娘過得也太灑脫了,說遠遊就遠遊,說家去就家去,都不惦記一下他這個夫君嗎?
賀文嘉這一兩個月來都忙得很,又要去皇上跟前當差又要趕著編書,他忙到上月端陽節時林家大表哥請他出遊他都給拒了。
跟漁娘比起來,他活得堪比整日拉磨的蠢驢。哼!
想到敘州府,想到南溪縣,賀文嘉悵然嘆氣,若不到致仕那一日,只怕很難再回去了。
以前夢想著考中舉人就回家守著家業過逍遙日子,那時跟現在比起來,也不過是四五年前,竟久遠得跟上輩子一般。
百無聊賴地丟開信,賀文嘉踢了下地上的箱子:「什麼好東西抬進來了?怎麼不收到庫房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