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帘子,任二娘子笑道:「我在家時就聽說,你母親永安公主是當今的長公主,論年紀,比大皇子還要大五六歲?」
惠敏郡主點點頭:「沒錯,我娘比大舅舅大五六歲,比三舅舅要大十二三歲。你們別看我喊他三舅舅,其實他比我大不了多少。」
永安公主的母親是當今皇上的嫡妻,只生了永安公主一個就去世了。後頭續娶的繼室才是當今皇后,成婚好幾年後才生下大皇子,所以永安公主才跟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們年紀相差這麼大。
惠敏郡主對漁娘道:「我三舅舅拖到年過及冠才成婚,我三舅母的年紀比梅姐姐大兩三歲而已,三舅母是個和氣人兒,一會兒你見了她行禮就是。」
「如此說來,三皇子成婚才兩三年?」
「正是!我聽我娘說,我三舅舅要成婚的前一年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惹皇外祖父生氣,皇外祖父罰三舅舅跟欽差巡視天下,三舅舅出門大半年才回京,整個人又黑又瘦,我娘看了都心疼。」
「我三舅舅成婚後性子穩重了許多,也不跟皇外祖父鬧騰了,自請到寧夏衛駐守。」
任二娘子道:「我瞧著三皇子看著挺文氣的,不像是駐守邊疆的武將。」
「那你就看錯了,我三舅舅喜好舞刀弄槍,以前年紀小的時候經常跑去陸家玩兒,後來陸家舅舅們長大去邊境駐守,我三舅舅也跟著去。這一來二去的,比起在京城,他更喜歡在邊疆。」
任二娘子頓時明白了緣由,她道:「怪道在京城很少聽到三皇子的消息,原來竟是這個緣故。」
惠敏郡主陰陽怪氣道:「我三舅舅哪裡都好,可不像二皇子在京中左右逢源,拉攏朝臣,大舅舅都比不過他。」
三皇子和大皇子都稱舅舅,對二皇子卻沒好話,看來惠敏郡主對二皇子意見有點大呀。
惠敏郡主後頭是永安公主、洪國公府、唐國公府,只是惠敏郡主對二皇子有意見,還是她身後的人都對二皇子都有意見?
還是說,掌握軍權的公侯們,都不看好二皇子?
如今當今還未立太子,也未明顯傾向哪位皇子,一切都在水面下,隱而不發。不過也是,皇子之間涉及到皇位之爭,一個不好就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三皇子府在城西,駐守寧夏衛的軍屬官眷們都在城西住著,到了城西三皇子府附近的街道,街上巡查的士兵明顯多了起來。
漁娘在馬車裡明顯感覺到,城西比城東安靜多了。
「到三皇子府了,咱們下車吧。」
三皇子府應該提早收到消息,三皇子妃身邊的管事媳婦前來迎接,一打照面就稱梅夫人,高夫人,竟沒有叫錯。
惠敏郡主跟這個管事媳婦兒相熟,笑著問:「三舅母在忙什麼?」
管事媳婦兒笑著引路道:「咱們皇子妃在屋裡養身子,您一去就知道了。」
漁娘納罕,這在屋裡養身子是什麼說法?這算在忙的事嗎?
三人一進門,看到三皇子妃端正坐在暄軟的圈椅上,三皇子妃微微一笑,瞬間吸引了漁娘的眼睛。
無疑,這是個溫柔可人的美人!
比起三皇子妃的笑更加吸引眼睛的,是三皇子妃的肚子。
惠敏郡主驚呼:「三舅母,您有孕了?」
三皇子妃撫著肚子笑:「我與你舅舅成婚兩三年了,也該有孕了。」
惠敏郡主高興地跑過去:「哎呀,您怎麼不早說呀,早知道我就給您帶些東西過來了。」
「不用,寧夏衛又不是什麼深山老林,我要用的東西都買得到。」
三皇子妃說話溫溫柔柔的,以為是個嬌小姐,沒想到竟是個這樣一個性子。
漁娘又想到了三皇子,那樣的人估計也不會娶個嬌弱小娘子。
「幾個月了?皇外祖父他們知道嗎?」
「五個月了,年初滿三個月的時候你舅舅就寫信告訴父皇了。」
那為什麼消息沒有傳出來?
想到前段時間京里那一頓事情,惠敏郡主話到嘴邊又咽下去,她笑盈盈道:「真好,三舅母趕緊生,我也好長個輩分。」
三皇子妃捏著帕子捂嘴笑道:「你長什麼輩分?我肚子你這個,最多叫你表姐罷了。」
惠敏郡主哎呀一聲:「怪我,腦子不好用,想岔了。」
三皇子妃微微側頭打量漁娘、任二娘子:「惠敏,這就是你的朋友?」
漁娘、任二娘子上前行禮。
「臣婦等,拜見三皇子妃!」
「免禮,快快請起!」
三皇子妃多看了兩眼漁娘,叫惠敏郡主發現了,惠敏郡主笑道:「三舅母,您也知道江湖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