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青、阿朱等丫頭不敢看,都悄悄低下了頭。
「小郎君來了。」
樓下響起了小丫頭傳話的聲音,賀文嘉道:「小林媽媽才出去,二郎這麼快就來了?」
傳話的小橘先一步上來:「沒人去請,小郎君自己個兒來的。」
從去年開始,梅羨林小朋友被她姐姐壓著走路、跑步,一年多了,梅羨林人瘦了,也長高了許多,雖然小臉還是肉嘟嘟的,眉眼卻清俊了人許多,他冷眼瞧人時,有三分他姐姐的銳利。
賀文嘉本想去抱他,被他這樣瞧著,賀文嘉心裡一咯噔,感覺這個小舅子深得他未來岳父的真傳。
漁娘拉弟弟過去坐:「怎麼自己來了?聽爹娘說這幾日你在家常看《春秋》?」
「嗯,裡頭的故事有意思,隨意看看。」
梅羨林聰明,比起比他大兩三歲的孫平,他如今仍舊學有餘力,孫潯建議他不用著急趕進度,有空閒就看看自己感興趣的書籍。
漁娘有心幫賀文嘉說話,就說:「賀文嘉主經是《春秋》,你若是讀到不懂的地方,你可多問問他。」
賀文嘉也連忙道:「問我,我都讀過。」
梅羨林看他一眼,扭頭靠著姐姐的胳膊:「不懂我問姐姐。」
賀文嘉尷尬笑了笑:「問漁娘也行,漁娘學史學得好。」
梅羨林瞅他一眼,我的姐姐學識淵博我知道,還用你說?
賀文嘉心頭直道:完了完了,小舅子跟他未來老丈人是一個臭脾氣,看來以後只能指望他未來丈母娘了。
梅羨林這個小孩兒在這兒,防著呢,賀文嘉也不好往漁娘跟前湊,沒事可做,只得去看漁娘整理出來的江南遊記。
他盤腿靠坐在矮榻引枕上看書,看了一會兒,竟入迷了,連漁娘帶著小舅子什麼時候走了也不知道。
「二爺,主院擺飯了,小姐請您過去。」
賀文嘉把沒看完的遊記放在賀升手裡:「你帶著,下午我繼續看。」
「哎。」
賀文嘉下樓去主院,今日男女不分桌,賀文嘉湊到漁娘跟前:「我覺得你寫的江南遊記比之前那本更好。」
「哦,好在哪裡?」
「江南篇比你上一本巴蜀篇更開闊,更自在,更渾然一體。」
于氏聽了一耳朵,就笑道:「奇了,明明寫的是錦繡江南,竟比巴蜀之地還開闊自在?」
「可能是感受不同吧。」
賀文嘉用自己的想法解釋:「巴蜀之地是漁娘生長的地方,天生對這個地方帶著感情,所以寫出來的遊記有濃濃的煙火氣,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江南則不同,在漁娘心裡江南再好也不是故鄉,又是全家一起出遊,心境自然更開闊自在。」
于氏笑問:「漁娘,文嘉說得可對?」
「大概對吧。」
漁娘笑看賀文嘉一眼,有時候她也驚奇,在一些小地方,他竟然對她如此了解。
林氏看著這對小兒女心頭也高興,沒有什麼比門當戶對又心意相通更好的姻緣了。
梅長湖心頭那股子氣也散了大半,罷了,這小子已算不錯了。
林氏請大家都入座,用飯。
飯桌上氣氛十分好,賀文嘉也會來事兒,桌上沒酒,他就給幾位長輩盛湯,以湯代酒敬諸位長輩一杯。
梅長湖、孫潯等人也不嫌他胡鬧,十分給面子喝了湯。
這頓飯過後,梅賀兩家商議親事的消息傳了出去,南街上的街坊們在街上碰到梅長湖、賀寧遠,都笑著說早該給兩個孩子定下了。
話說到賀寧遠跟前,賀寧遠就笑著說二郎不經事,本想等二郎長大些,至少中個功名再定親。
賀寧遠的話叫其他人知道了,大伙兒都說賀家對梅家那位小娘子看重,梅家人也厚道,不等賀二郎中舉就答應了親事。
外頭的這些話叫林氏知道了,林氏去閨女跟前說:「我就說吧,早該把親事定下來了。你爹拖拖拉拉的還不答應。這要是再拖個兩年,外頭人不定怎麼說呢。」
「娘,還是您有遠見。」
漁娘順著她娘的話誇了一句,林氏就笑了:「現在你和文嘉說定了親事,文嘉心裡看重你,一定捨不得你受委屈,我看吶,明年的舉人試,他用盡吃奶的力氣也要考上。」
漁娘聽得好笑:「他都多大的人了,什麼吃奶的力氣?」
林氏笑了一場:「不說了不說了,左右是那個意思吧。」
再說賀文嘉,賀文嘉在家留了兩日回府學去,黃有功看他回家一趟回來如此這般春風得意,忍不住問:「發生什麼好事了?」
賀文嘉故作驚訝:「咦,你怎麼知道我要定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