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允則不同,他微微皺眉:「我讀的是聖賢書,跟你這等閨閣女子讀的書又不一樣,再說男女有別,怎麼好師姐弟相稱?」
漁娘也不介意:「孫公子若是覺得不妥,以後稱我梅小姐便是。」
孫允眉頭依然皺著,似乎還想說點什麼,漁娘根本不等他說話,漁娘笑著對孫平說:「你比我弟弟大兩歲,以後你跟著二郎一塊兒讀書,也算有個伴。」
漁娘把二郎叫出來,白白胖胖的二郎直接忽視孫允,他問孫平:「可用了早食了?」
「用了。」
突然傳來腹鳴,孫平頓時紅了臉。
二郎也沒笑他,他只說:「我還沒吃,你跟我進去吃早食。」
孫平猶豫,二郎沒說話,只拉著他的袖子進屋去。
孫允還在門口,漁娘笑道:「師父師娘還未起,要不孫公子進門稍坐一坐,一會兒跟師父師娘用早食?」
「不用,一個時辰後我再來。」
「既如此,孫公子慢走,不送。」漁娘往後退了兩步。
孫允一甩摺扇走了。
等孫允走後,漁娘進門,師父和師娘,還有她爹娘,二郎和孫平都在安安靜靜用早食。
「師父,你為何選孫允?」
「怎麼?看不上他?」
看不上的話到嘴邊,又被漁娘咽下去,換成稍微婉轉些的話:「剛才他說話您在屋裡也聽見了,古板且自以為是,我以為先生定然是看不上這樣的學生。」
孫潯也很無奈,孫允這小子若是他的學生他定然瞧不上,可這是孫家的孩子,那也只能忍著。
「我考校過族中如今還在讀書的孩子,除了孫平還有幾分天分外,讀書讀得像點樣的,也只有孫允了。」
矮子裡拔高個兒,只能帶回去先教著。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孫潯選孫允的另外一個原因,他需要族長答應他帶走孫平。
孫平這幾個月跟著他大伯家過日子,被大伯一家欺負搓磨,吃不飽穿不暖,還得給他大伯家幹活,連去族學讀書的空閒都沒有。
孫平的心性不錯,或許再過十年,等他長大了,成家立業了,脫離了他大伯一家,靠自己勤奮也能養家餬口。
但是,他就被耽誤了。
孫潯看孫平就像看幾十年前的自己,他想扶孫平一把。可族人看他像塊肥肉,帶孫平走的話他不好親口說,需要孫族長幫忙。
請族長幫忙不可能不給好處,孫潯親自教孫允幾年,這就是孫潯給族長的好處。
孫平還在,怕傷他的心,孫潯說話半藏半露,漁娘還是聽明白了。
「孫允年十七了,您又說他讀書尚且不錯,孫家不會是想叫他給您和師娘承嗣吧?」
「不是他,族裡原本只想我教他讀書,選出來承嗣之人是孫允三歲大的堂弟,我沒答應。」
清明節祭祖時說破了他們暗地裡的那些打算,孫潯徹底放棄了找孫家孩子承嗣。
孫族長又不傻,孫潯拒了後,他只求孫潯教孫允讀書,承嗣之事等孫潯年老時再說也來得及。
梅長湖說了句實在話:「師兄,孫家的族長若是這種只顧自己私利的人,再過幾代孫家也成不了大家族。」
「那是他們的事,與我無關。」
孫平捧著飯碗,愣住了。
孫平今年八歲,已在族學讀了兩年書了,祖父在世時教他要認真讀書出人頭地,以後成才了,有本事了,再扶持家族。
祖父死後,族長把他判給大伯家照顧,他家的田產也給大伯家種,算作大伯照顧他的回報。
他被堂哥堂姐欺負,大伯娘不給他飯吃,族人都知道,卻連一個幫他說話的人都沒有,他心裡憤憤不平。
如今,他若是離了孫家那就跟潯大伯一樣,孫家的事情都跟他無關了。他以後長大了,有了本事,在外能活,就不用回孫家了。
二郎給他孫平一個雞蛋:「你吃。」
「謝謝二公子。」
林氏笑著對孫平說:「他在家中排名二郎,大名叫梅羨林,你比二郎大,叫他名字也使得。」
「那我叫他二郎。」
「乖孩子,快吃,若是不夠,再叫人給你拿一個雞蛋,別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