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淮公主此次前往南徐州,明面上的理由是重歸故里。雖然謝宜瑤自幼在京城長大,但謝況當年是出生在京口東南方的晉陵中,那裡本來地廣人稀,故而被用以安置南渡士族與流民,謝況的先祖也是如此。
不過,這也只是面子上說得過去的理由而已。且不說晉陵離南徐州的治所京口還有好一段距離,就算真是這個緣由,沒道理只叫臨淮公主一個人去。
但這本就是為了堵住別人嘴的藉口,謝衝去世後,謝況的疑心越來越重,行事作風和手段也變得不同於往日,臣子們都不敢觸他的霉頭,因此並無人反駁謝況的這一決定。
雖說沒有公主這樣做的先例,但只要皇帝不做什
麼違背天理的大事,他們還犯不著以命相諫。
謝宜瑤前世除了在襄陽、建康二地生活過,也只是因為王均的緣故去過幾次江夏,並未去過其他地方。
所以當京口之行即將到來時,她還是幾乎控制不住自己期待的心情。
「靈鵲,你說,京口和建康可會有什麼不同?」
臨行前一晚,靈鵲正欲替準備入睡的謝宜瑤吹燈,就聽到她這樣問自己。
「呃……風景應當沒有什麼不同吧。不過我聽說,京口可不像京城裡有這麼多宅舍擠著,也沒那麼熱鬧。都說京口是軍事重鎮,想來居民的習氣也會與京城有所不同。」
「你說得有道理……好想快點去看看啊。」
靈鵲勸道:「殿下,夜深了。還是早些睡吧,明日還要早起呢。」
「我知道,但我現在精神得很,一下子還真睡不著呀。」
雖說她偶爾也有晚睡的時候,但為了避免在謝況去世前就太過心力交瘁,謝宜瑤還是很在乎自己的健康問題的,大部分時候都是早睡早起,規律作息。
有多久沒見過殿下這個樣子了?自從陛下踐祚以來,她家殿下似乎就再也沒有無憂無慮過了。
靈鵲知道,那是因為殿下多了二十年的記憶。
第66章 京口兵將(四) 「分明是刻意為難,好……
在靈鵲的督促下, 謝宜瑤最終還是選擇了早早休息,養精蓄銳,等第二日天剛蒙蒙亮時, 坐上了前往京口的船。
這次謝宜瑤前往京口, 謝況有特意撥一小支宿衛軍的隊伍專門來保護公主, 其中領頭的人是陸淵的堂弟陸安。
謝宜瑤以前沒怎麼和陸安打過交道,只知他是陸淵的兄弟,之前又給謝沖做過副將。她對陸安的其他了解,都只是道聽途說。
今日一見,她發現陸安外表看上去倒有點儒士的味道, 而不像是個實實在在的武將。
倒也理解為什麼謝況看重他了。
船平穩地在江面上運行著, 謝宜瑤走到船頭,主動和陸安搭話。
「陸將軍,這次還要多麻煩你了。」
陸安露出擔憂的面容:「殿下怎麼出來了, 外頭風大。」
謝宜瑤緊了緊披風,示意她有做準備:「無妨, 總比悶在船艙里舒服多了。」
陸安這次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護臨淮公主的安全,連監視周祿都是次要的, 因此面對謝宜瑤, 陸安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恰好此時有浪打到船邊,潑濕了地面, 陸安見狀, 繼續勸道:「殿下還是回艙內休息吧, 免得弄濕了鞋襪, 在船上總不方便。」
謝宜瑤拗不過他,但她走也要拉著陸安一塊,她還指望和他說說話、套套近乎呢。
於是二人一到艙內, 還不等陸安開口,謝宜瑤就問道:「陸將軍可曾去過京口?」
「前些年來過,不過並非為公事,只是與友人結伴遊訪古蹟而已。」
陸安的語氣稀鬆平常,謝宜瑤聽了卻十分羨慕。
「真好啊,我只在紙上讀過那些描繪京口風光的語句……說來慚愧,我昨夜太過興奮,差點睡不著呢。」
陸安看謝宜瑤一幅單純的樣子,心想臨淮公主雖然只比他小几歲,但到底是金枝玉葉,天真得過了頭。
他還是想不通為什麼陛下不派朝中的官吏,而選擇派公主去京口,還讓他作陪。
「京口風光是好,然其地位日漸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