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2 / 2)

廣陽公主沒有問他更多關于田地的內容,她在知道這還真是皇帝親手種下的作物後,就精神恍惚的回去承明殿了。

練字結束的陳華看見母親很是高興,摸著女兒的小臉,廣陽公主讓自己放空大腦。

她沒事想皇帝的事做什麼,皇帝的想法能是她理解得了的?

晌午前,小白回了宮,一回來就聽見廣陽公主又給他推薦的鄒氏。

「琅琊學派的鄒氏?」

小白知道,除了是他齊王兄的舅家,太史局的洛京學派官員們也偶爾會說到這個。

那些官員們說的還算客氣,畢竟他們師長也曾經是琅琊學派出來的,他們就算現在和琅琊學派分道了,也還保留著一絲體面。

大概也就是嘲諷琅琊鄒氏守著老舊的東西不凡,不會自己創新,頑固不化。

但實話實說,小白覺得如果創新是搞異世界版「天人感應」,那鄒氏堅守他們的自然科學也挺好的。

「齊王兄和皇姐舉薦的人,我自然信得過,過兩日讓他們來玄雍宮吧。」

大晉hr而已,這個工作他估計要做很久,早點習慣習慣挺好。

能被皇帝召進玄雍宮,這對鄒氏叔侄而言是個好消息,現在他們要在意的,就是如何讓皇帝接受他們。

皇帝召見他們的地方是崇德殿,是他常住的居所,並且態度很是和善。

「你們是齊王兄舉薦而來,孤相信鄒氏的弟子的才學。鄒氏先祖曾以尺量月,以人之力觀測天地,孤早有耳聞……」

鄒氏先祖經過長期試驗,算出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元宵節是預測天氣的最佳日子。

先在院子裡立起一根一丈高的棒子。等到月上中天時,再拿出尺子,量月光下這根棒子的影子,根據這個數據推算出接下來一整年的旱澇、收成。

不過小白也不知道他們準確率多少,只知道有這麼個量月法。

除了量月法,鄒氏先祖還整理提出了八種風向的論述,觀察下雨雨量還確定雨量單位,鄒氏一族一直以來也都是前齊管天文星象曆法的官員。

總之小白聽完他的故事,就覺得是個很厲害的大佬。

先祖的成就被皇帝知曉,還能一一說出,這對鄒氏來說是個足夠好的話題,

鄒密挺直身子回道:「密雖無先祖那般的才華,也想用一身之才,為晉國計民生盡一份力。」

給晉做官員,對鄒氏來說不是什麼叛國的羞恥事。

他們齊國一直以來都是東方富國,僅有的幾個齊國雄主沒了後,後面的齊國基本就是專注自己國內搞經濟了,征戰也比較少。

他們齊國對晉後面基本都是投了,損失也算是諸國比較小的,去往漁陽的也只有王室和幾個大族。

他們鄒氏雖然也不小,不過在齊國政治話語權不高,齊國沒了他們鄒氏損失不大,還有個新齊王外甥,和晉不存在什麼血海深仇。

更何況,現在田氏也還在呢,而且真論起來,第五小白身上還流著他們齊國王室的血,這四捨五入不止不算叛國,還算找准了真·齊國天子。

他們鄒氏外甥齊王無緣皇位,但在天子是田氏外甥,這對鄒氏來說就完全沒有什麼心理包袱了。

第五小白,大晉皇帝,也可以無縫銜接是他們齊人皇帝。

「在琅琊數十年,我等鄒氏族人發現,干與濕的測量……」鄒密緩緩道出他們這些年對風、雨、干、濕這些的研究,以及他們正在嘗試中的乾濕測量方式。

光祖先的榮耀和表露心意不夠,鄒密想帶著外甥進太史局,代表琅琊學派和洛京學派把正統確立下來,就必須也要自己拿出點乾貨出來。

「草民想去太史局,把對天象的觀測整理記錄下來,更準確的告星辰氣象於天下。」

小白沉吟道:「太史局啊……孤是想立一個氣象局,讓你做氣象官來著。」

鄒安之大膽抬起頭,「陛下的氣象局,是?」

「太史局管天文曆法,」小白看著鄒安之微笑「氣象局作為太史局下屬機構,主要觀測氣象,預告天氣。」

鄒安之有些傻眼:「預告天氣?全大晉嗎?」

做點天氣預報不難,老練的農人看天都能知道會下雨還是會放晴,鄒安之不覺得這是很需要做的事情。

「當然不止是這些。」看幾天天氣,這小白自己都會。「還要教授出一大批懂天文、地理、水文、氣象的人才,收集各地雲層、降水的資料,檢測各大城市氣溫……

最新小说: 《我付出的可是金钱(1v1)》 《月色返潮 年上》 《骑虎》 狠辣小少爷被疯批疼爱(双性) 【快穿】神明与蜜糖(np) 嫁給病弱太女A後 這是誰家的小狼崽呀[快穿] [咒回同人] 棉花小貓可以統治咒術界嗎 神醫在男團選秀鯊瘋了 《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