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雍宮,崇德殿。
廣陽公主帶著新衣服來看望女兒陳華和第五寧,見了她們身上穿的新衣服,笑道:「在陛下這兒,這兩個孩子連衣服都穿的比人新奇。」
時下貴族女子穿的都是直裾袍服,兩個小的身上卻是上衣下裳分開式服裝,而且袖子較窄,裙子也沒有拖地。
然後她看向小白,打趣道:「陛下的新衣也好看。只是……陛下不會穿著這新衣去朝會了吧?」
今天皇帝頭上戴著玉冠,也是穿著窄袖衣服,腕上還有束袖,衣服整體都黑白灰三色相間,這穿衣風格算是在晉沒有見過。
想想他作為天子的身份,廣陽公主到現在都不敢相信百官居然都給了他服裝自由。
要知道,當時武帝想改一些周禮,都和禮官們周旋了好長一段時間。
小白喝口白開水,面不改色道:「她們要學習,要運動,那些衣服都太礙事了。」
不是他拿小孩玩真人換裝,實在是之前那些衣服太不符合現在兩個孩子的每天的日常活動了,光她們輪流搶滑梯,在沙堆里跑來跑去,就早應該換褲子了。
看見兩個小的第n次摔進沙坑後,小白覺得,他還是給她們安排個統一服裝吧。
只穿褲子絕對會引起大風波,搞不好容易給弄出什麼奇怪的流言蜚語,還是改成方便活動的襦裙,儘量裙長別拖地以免踩到就夠了。
那都安排了兩個小的,東方旦也要來個方便騎射的衣服,再給自己換幾件也正常,門派校服他還怪想念的,現在身上這個只是普通材料製作的低配版校服。
「丞相他們也覺得孤這件衣服好看。」
是的,他真的穿這套衣服去開了朝會。
百官們已經想開了,衣服而已,至少穿這個衣服皇帝還帶了頂小玉冠呢,不是一根木簪或者一根緞帶,夠給面子的了。
而且別說,看陛下穿著這種窄袖衣服這麼緊身的模樣,現在也開始有貴族私下裡跟著裁這種樣式的便服。
別說,還真的穿在身上方便活動多了,也不耽誤腰上掛點香包玉佩,裝扮的華麗。
自己或者家裡孩子穿著沒有陛下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趕潮流,不知道多少人後悔上巳節那天自己沒出門,錯過陛下在河邊賜福呢。
廣陽公主又和他說笑兩句衣服的事,就切入正題。
「昨日,有幾個齊國人特意托齊王兄的名義,來長信侯府拜訪我。
我還想都是誰呢,原來是陛下的招賢令發去了齊國,思定那孩子就一直注意,特意請了幾位魯氏的青年才俊來,托我給陛下引薦呢。」
小白也有些驚訝:「魯氏?孤還以為,會是鄒氏。」
小白知道魯氏。
老家的工匠祖師爺是姬姓公輸氏,後再演變成魯姓。
這個世界的工匠祖師爺出生更微末,一開始只是魯國的一個匠人,姓都沒有的那種,卻靠著工匠和發明的才能在諸國中掙得了名聲,被各國王公貴族請去參與建築工程,得了魯這個國名為姓,被人尊稱為魯大師。
魯氏自他開始興盛,也從他的後人開始,不止是擅長各種工匠技能,也把家族演變成學派,以技藝安身立命,認為士農工商四民平等,大家應該彼此愛護,減少戰爭。
但是因為理念太反封建了,不怎麼受到諸國認可。
雖說貼近百姓,可這時代能學手藝,能讀書識字的不多,貴族不愛他們學派,普通學生又是家裡勞動力很難脫產,他們能收到的學生實在有限,更多的都是想學技藝,而非理念。以至弟子還是魯姓子弟居多,漸漸的現在他們也不怎麼弘揚學說,以技藝安身居多。
小白第一次聽老師講到這個學派的時候,整個人驚呆了,沒想到自己還能見到一個古代版工農聯合,不止工農,還聯合底層知識分子和小商人、小地主,下層全聯合,人員構成就已經很反封建,更別提學派理念簡直是老家裡墨家+公輸家雜糅。
這學派不被貴族們廣泛接受是必然的,雜糅變種的墨家也是墨家,就算俠義的一些理念沒有了,平等互助愛人的理念也還在,主要目標還是團結下層不同身份的百姓,這哪個君王都不會喜歡,
就沖這個,他也得給這世界天道豎個大拇指,能在這個世界有魯氏這個學派,真是絕了!
即使周建立後,世界的走向就各不相同了,兩個世界也還是會有很多奇妙的共同點,每當他看見這些共同點時,總是又想吐槽又覺得親近。
不過,居然是魯氏,而不是齊王的舅家鄒氏,這事也是讓小白覺得挺神奇。
「聽魯氏那幾個小子說,鄒氏先他們一步進城,」廣陽公主眼神看向窗外盪鞦韆的女兒,「許是齊王兄自信鄒氏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