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香油沒有,牛油太奢,豬油太腥,除了這幾種大型動物,其他動物太小,都沒得多少油,別的植物油更沒有了。
面對田池捧上來,試圖讓自己吃兩口的行為,小白婉拒。
你們吃吧,孤吃素。
激動的田池心一下就哇涼哇涼,責怪自己怎麼就放了羊脂。
但是不同於剛剛人人有份的豆腐腦,這一碗明顯特地為皇帝做的拌豆腐其他人也不敢吃。
小白笑了笑:「多做幾份吧,豆腐是營養品,吃吃對身體好。等會兒還會出來好幾份豆腐,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尤其推磨的幾人,多吃點補一補。」
雖然沒能讓皇帝吃上,但是田池依然辦事用心,帶著廚房人員有序的把新出的第一批豆腐都給辦了。
然後重山和童明安排分放,推磨的幾個太監一人一滿碗,侍衛們和起居郎肯定是有的,其他的參與幹活的按照幹活多少給分了,只是干看捧場什麼都沒參與的宮人們這回就沒有了。
不是不想參與,只是能插手的機會有限,都沒什麼表現機會的普通宮人很是眼紅,尤其是看周勝那個只託了個盆的都有一小碗,更是氣自己沒有沒有好好表現了。
又是天降的周劼這次打算慢慢品嘗。
不同於入口即化的豆腐腦,豆腐的口感在嫩滑程度上差它一點,卻也口感軟嫩,配上小蔥、鹽和化開的羊脂,更多重豐富的滋味瞬間就征服了周劼的心,讓周劼想好等下怎麼用金貴的四個字來夸它。
等到熱熱鬧鬧的大晉第一批豆腐全都分完了,吃到的大家都很滿意。
等到豆漿開始不燙了,幾個人拌好石膏水,要依次上去點豆腐了。
小白讓他們自己先看好溫度,覺得可以了再和他說,他來確定是不是能通過。
田池和祖辛都對溫度把握的很好,反覆試到小白開點之前的溫度才讓小白確認,倒進石膏水後也學著小白的攪拌的姿勢去攪拌,各個都嚴肅以待,要做到最好。
比起他們兩個成年人,劉芍對溫度的體驗差了一點,不過有小白看著,又帶她感受了一遍適合的溫度,後面的倒漿攪拌就沒有什麼難度了。
又是浮出白色絮狀物,豆漿開始凝結,幾盆豆腐腦又做好了。
把豆腐腦舀出來壓豆腐已經是沒有什麼難度的事情了,壓兩份,留一份豆腐腦。
想要推廣食物,光自己吃是不夠的,還得讓大家都能接受。
最後等待豆腐壓好的期間,小白開始思考,給哪些大臣送過去比較好。
第29章 陽泉宮
陽泉宮,姜太后和蕭皇后聚在一起說這話,還有廣陽公主也在。
蕭皇后是先帝的皇后,小白侄媳婦。
姜太后是武帝的皇后,雖然登基的是孫子,但封號依舊是皇太后。
關於陽泉宮的兩位貴族女性,宗正和禮儀官員也商討了很久。
作為大晉統一後有史以來第一個皇后和太后,朝野都覺得太后的名分是確定的,不能變。只是先帝才去,蕭皇后還只是皇后封號不太合適,新帝以後也會有自己的皇后,這一國兩個皇后不太合適啊。
如果把蕭皇后成了蕭太后,那孫媳和祖母一個太后稱呼,也不太妥當,讓陛下這個做叔叔的叫侄媳太后更是不妥。
這裡面是禮法和皇權的問題,不過目前為止兩個大晉名義上最有權勢的女性,都對給新皇帝找事沒有興趣,百官他們不能看到新帝對這事到底是個什麼態度,最後還是姜太后站出來,定下了蕭皇后不變的稱呼名分。
廣陽公主是武帝的女兒,小白的姐姐。
除了十三個兒子,武帝還有三個公主,城陽大公主是他第二個孩子,在還是晉國的時候就嫁給了當時的嚴相國的兒子;二女兒平陽公主嫁給了穆王孫的孫子;而廣陽公主則是嫁給了長信侯。
廣陽公主出嫁之後時不時就會回宮看望家人。武帝她是不敢去打擾的,後面侄子登基了她也不敢,每每都是去陽泉宮找姜太后。
哪裡想得到,皇后宮裡那個沒有什麼志氣的小弟,居然也搖身一變成了皇帝。
可惜自己以前沒有和他好好相處的同時,廣陽公主跑陽泉宮跑的更勤快了,心想和姜太后搞關係總是沒錯的。
她年紀小,雖然帶著心思,但是也沒有壞意,姜太后也就不攔她。
這會宮裡三人正說話呢,連丈夫去世後一直都沒什麼笑容的蕭皇后露出笑臉,外面的小宮女進來稟報,說是陛下派重山送了點東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