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對於她這句煽情的發言,驚蟄全員都沒有任何反應。
她也習慣了隊內冰塊一樣的氛圍,轉而開始說正事:「對面戰勝我們的那三局,都是依靠中野聯動,還有出其不意的角色選擇。等到總決賽那天,她們肯定也會掏出我們沒見過的陣容,大家隨機應變,不要被糊弄住。」
她看向燃星,認真道:「你們都要相信燃星的遊戲判斷。」
和浮光打完比賽後,她們就完整地復盤了和時雨的五局。
創新的黃沙輔核、少見的踏浪劍俠聯動、出肉的上單狂刀……這些都是在過往的職業比賽里沒見過的用法,但燃星都成功地在局內做出了最快速、最恰當的反應。
雖然因為對手策略調整得十分及時,哪怕燃星洞察力已經拉滿了,驚蟄仍然沒能贏下比賽,但燃星在對局裡的判斷是毋庸置疑的。
換做別的任何一個選手,都做不到燃星這種程度。TY的那幾位也不行。
想到這裡,驚蟄教練在心裡默默嘆了口氣。
燃星的綜合素質已經稱得上是頂級變態了。
但是,像這樣變態的選手,時雨竟然有兩個!
而且這兩個還有無與倫比的默契……
簡直是不給別的戰隊活路啊。
太沒天理了。
如果游夢是雙人遊戲,她們驚蟄就可以直接退賽了。
今年的雙人賽,驚蟄這邊就沒有報名的打算。
幸好,這是個五人團體遊戲。幸好,時雨的五人配合不夠頂級。
她們中野太強了,和另外三人是有點脫節的。
這點脫節完全可以成為致命的突破口。
驚蟄教練繼續道:「對面想贏我們,只能依靠中野聯動。賽訓組將她們中野聯動的幾局比賽翻來覆去研究,記錄了她們的聯動路徑規律,還有一些作戰習慣。這些細節都很重要,大家千萬別忘了。」
遺憾的是,整個夏季賽階段,時雨中野聯動作戰次數並不算多,樣本太少了,她們挖掘得不夠深入。
時雨這是一整個賽季都在藏戰術嗎?
究竟是多麼可怕的耐力和意志力才能做到這種程度。
驚蟄教練越想,越覺得這支隊伍太變態了。
狠人啊!
「中野聯動的關鍵是將線上優勢變為視野優勢,進而壓迫野區,gank各個分路。」教練道,「咱們中路就只選有線權的角色,秋楓注意掌握兵線推進時機,注意河道附近的視野搶奪。儘量別讓灼灼太早拿到優勢。」
秋楓面色凝重地點點頭。
教練嘆道:「我知道你很不容易,儘量撐住吧。」
灼灼這個選手太離譜了,不管拿到的角色是不是被克制,不管有沒有線權,她都能在三級前就打掉秋楓一瓶血藥。
如果再掛上個點燃,那秋楓就只能回城補狀態了。
她們驚蟄和每個賽區的頂級戰隊打了訓練賽,都找不出第二個這麼離譜的中單選手。
TY的Cold和她比起來都差遠了。
根本就不是一個水平。
天賦這種事,就是霸道得蠻不講理。
曾經,驚蟄教練都是聽對手教練嘆服燃星的天賦,聽得她心花怒放,面上還要裝作雲淡風輕。
現在輪到她嘆服別人的天賦了。
競技運動,就是一個天才被另一個更加傑出的天才打敗。
她只能再次慶幸,游夢不是solo遊戲。
團體之間的配合大過一切。
大家互相扶持,把弱點變成鎧甲,一起走向勝利。
這便是團隊的意義所在。
驚蟄教練:「以往的比賽里,中前期我們大部分時候都更加重視小龍。而時雨更在意能強化兵線的大龍,她們需要通過兵線運營,彌補打團水平的不足。總決賽大家要多多注意大龍坑附近視野的把控,不能讓她們再那麼順利地拿到大龍……」
一場會議結束,大家對於後面的作戰思路更清晰了些,信心也更足了些。
勝決的第五局,驚蟄輸得太戲劇了。
將對面水晶打到僅剩兩百滴血,最後在50分鐘時,時雨竟然靠著在遊戲剛開始前十分鐘拿到的小龍身上的推塔buff,以微弱的優勢贏了她們。
剛開始,第一條小龍刷新,增益效果是能增加玩家攻擊防禦塔時的傷害。
那會兒時雨將下半野區的視野控得很好,驚蟄方權衡了一下,放棄了爭奪。
後來驚蟄連拿三條加輸出的小龍,以為己方拿到了大優勢,誰想時雨那麼頑強,遲遲拖著比賽沒有結束。最後,時雨贏了。
這就是競技比賽,沒有註定的勝負。
但總的來說,驚蟄教練還是更看好她們戰隊。
勝者組決賽時,她們狠狠摔了跟頭。這不是壞事。
她們從這場失敗里汲取了太多經驗。
要感謝時雨給她們的重擊。
對驚蟄而言,那場Bo5里她們得到的收穫,遠比和其它賽區的冠軍打訓練賽時的收穫更多。
九州賽區裡有這樣的對手存在,是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