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則是陳捕快窮得叮噹響,多年以來也沒有攢老婆本的意識,來到這裡後總算靠著在衙門後院種地、兼職賣菜和找貓,攢下了八百多文錢。
又寫了封信到洲城,說要成親,家中喜不自勝地寄了三兩銀過來。
雖然不是真的成親,不過陳捕快覺得很對不起旺旺,就將這些碎銀子和銅板都交給了旺旺,讓她幫忙安排一二。
等半個月後他家裡人浩浩蕩蕩的奔波過來,再補上種種禮節。
要是在酒樓里安排喜宴,八桌,沒個五兩銀子是絕對不夠的!
阿綿想了想,有了主意,「好,到時候裝點一番,我保證叫你的喜宴又喜慶、又熱鬧,客人們吃得滿意盡興!」
第185章 開鋪子啦(十三)
旺旺留下三兩銀子,阿綿找到廚子,讓他將這些錢全用在買食材上面。
「這是我的好朋友,況且是成親,我不賺她的錢的。」阿綿做了東家,偶爾依舊冒出些很傻氣的話,囑咐廚子,「一定要把飯菜做好。」
本地流行的婚宴是「三湯四炒」,每桌要上蓮子百合羹、四喜丸子等喜慶有寓意的菜。
廚子挽起袖子拍著胸脯:「放心吧,到時候我一定去菜場買最好的肉、魚和菜回來。」
離喜宴還有不少日子,阿綿努力想著辦法,來將這場喜事操辦得體面。
她跑去鄉下人家門口,收了不少被風吹破、亦或是缺了角的對聯、紅紙,花費還不到十文錢,有不少人就直接把破了的紅紙送給阿綿了。
回到家,阿綿將大一些的、較完整的紙片重新剪成「囍」和窗花;小的破的紅紙,則是包上一顆紅棗,做成隨喜的喜糖;亦或者是包進去一文銅板,數量不多,但拆中銅板的人顯然更加好運。
旺旺還要想辦法搞定嫁衣和喜鞋的事情。
家中為她上書院出了錢,認為束修已經抵得上嫁妝了,肯定是不能再出錢了。
——開玩笑呢,畢竟長姐旺旺底下還有兩個旺小弟的彩禮,旺小妹的嫁妝。家裡又沒有金山銀山!
「我那有我娘的嫁衣,我成親的時候穿的就是那個,」阿綿跑去翻箱倒櫃,捧出衣裳來,「也不知你會不會介意,或許改改尺寸、再拿去布莊上漿之後,就跟新的一模一樣了。」
旺旺在繡著喜鞋,聞言大喜過望,「阿綿,你幫了大忙了!」
孟馳堅原本在劈柴,他是知道阿綿手工活不是很靈巧的,每天晚上卻還是很努力地剪「囍」字。
眼下聽著這兩個小娘子的對話,卻是皺了皺眉。
等旺旺走了,孟馳堅洗了把臉,坐在阿綿的對面。
「成親是大事,旺旺的夫君怎能如此不知禮數?就給了三兩多銀錢,夠幹什麼的?不說聘禮,連食盒都不好好準備。若是知道自己娘子有這番困難,也不幫忙,全讓你們奔忙,實在是說不過去。」
阿綿說:「陳捕快也沒辦法,他把所有銀錢都交給旺旺了……」
「做捕快賺不到錢也就算了。這冬天的,農閒時好多人家在蓋房,打短工也有錢。」孟馳堅是瞧不上陳捕快的,認為他沒個做男人做夫君的樣子。
一場婚事,全讓新娘子操心了算怎麼回事。
阿綿心中嘀咕,那又不是所有人都像你這麼愛操心,別人幹活你還總是不放心。她對這些繁瑣的儀式不大在乎,「這就是走個過場,日子往後是他們兩個過的,以後把日子越過越好就行了。」
「那怎麼行?」孟馳堅把睡醒的小阿月抱來,耳提面命道:「婚禮是辦給外人看的沒錯,但是這也是讓女方家人能夠放心的、很重要的一件事。」
小阿月迷迷糊糊,歪著腦袋看阿爹。
阿綿不理會,還是在那一個勁的包紅棗。
婚宴前十天,阿綿在鋪子外貼了紅紙,告知客人們過十天後這裡要辦喜宴,那一日不接散客,不要跑空了。
她想出的辦法是叫顧客們若是有空的,那一天來恭賀新人,憑紅紙以後來豆腐鋪里送一碗豆漿。
孟馳堅說:「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你和旺旺成親了。與我成親,恐怕你都沒有費這麼多心思。」
小婧白了她哥一眼:「旺旺是女娘,阿綿怎麼可能和旺旺成親。」
「……」
阿綿也說:「就是就是。」
她心裡想,會不會世界上真的有女子與女子成親的事呢?但是又覺得應該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樣子沒有地方住啊(兩個女子都離開原本自己的家,沒有屋子和田地),應當是活不下去的。
如此胡思亂想了一番,感覺困了就抱著小阿月睡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