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沒考上這件事才引起這麼多的關注。
與此同時的張家,此刻也一片陰沉。
陸微微難以置信,一遍遍反覆回想著那個夢。
夢裡,張亦行確確實實考上了秀才,阿綿成了秀才娘子,她髮簪上的小鈴鐺清脆地發出叮叮噹噹悅耳的聲音,笑得那麼開心……
到底是哪兒出了錯?
第44章 龍傲天篇(十五)
孟家這邊卻是一片風平浪靜。
在最開始幾天,阿綿一家還有點兒提心弔膽,怕真會有什麼禍事。
袁樺就經常去打聽張家的動靜,聽回來了一堆八卦。
張家愁雲慘澹,這回是丟了大臉了,一連幾天都閉門不出。院牆外看閒事的路人們,也只能聽到斷斷續續的女人哭聲,持續了幾日。
阿綿聽了也是非常的莫名其妙:「張亦行考不上,我看他都沒那麼難過,陸微微倒是傷心成這樣,與她有什麼干係?」
「你如果是他娘子,自己的夫君考不上,不會很傷心嗎?」袁樺打聽了一圈回來,口乾舌燥地灌了一大杯茶水。
阿綿說:「那是他的事啊。不過如果我是他娘子,我就讓他教我認字,這倒真是我的事。」
孟家人不比張家,是沒有正經讀書人的。孟父做鐵匠學徒的時候,認得了百來個常用字,後來也教給了自己的孩子們。這種方法是不成體系的,教得也稀里糊塗的,像孟大孟二都是認得些字,但不會寫。
孟馳堅好一點,但他與其說是「寫字」,不如說是憑藉著腦中的記憶「畫字」。
孟婧那時候太小,長大也很貪玩,和阿綿一樣,只會數數。
全家都湊不出一個人能正經教阿綿認字的,況且普遍眾人也覺得認字沒什麼用處——女子又不能考官,費那麼大勁幹嘛?
袁樺倒是說自己認字,然而他一寫阿拉伯數字和簡體字,大家都笑起來,說怪模怪樣的,根本就看不懂,只當他是在吹牛。
總而言之,這又是阿綿的一次異想天開罷了。
「你想叫他教你認字?」原本在旁邊一言不發摘豆角的孟馳堅忽然道:「全天下也不止他一個人識字。況且他那麼頑劣,又落榜,想必功課應當也不好,只能誤人子弟。下午我到城裡去問問,看看有沒有女教書先生。」
阿綿不提也罷,一提他竟感覺這主意不錯。
不圖她做官,但是識字、明理,肯定都是有好處的,說不定就讓阿綿開竅了呢?
「不要,那是把銀子丟在水裡!」阿綿反對,她是聽張亦行說過念書的花費的,那絕不可能是農家或者小手藝人家能夠支撐得起的花銷。
筆墨紙硯書都是消耗品,全都價值不菲,堪比吞金獸。
投入那麼多,到時候卻一點兒回報也沒有,這買賣做不得。
孟馳堅垂下眼睛。
他一定也能想辦法讓阿綿去學認字。
反正肯定比那狗書生有用。
而阿綿這幾人已經將話題轉到接下來的秋收了。
最近的天氣極好,不像之前那麼熱,秋收後的糧價一般也較為廉宜……
到時候或許是能吃上精米白飯的……
正議論間,忽地木門被拍的「砰砰」作響,隔壁王嬸語氣急促:「哎,孟三,剛剛村里人都在說呢,說是有一群官府的人直奔你那鋪子裡去了!」
這下眾人皆是心中打鼓,面面相覷。
「好,多謝了,我們這就去看看怎麼回事。」
慌亂中,大家還是按照此前商量好的那樣,先讓孟婧跑去通知二哥一家,將值錢的家當都先交給阿綿,讓她帶著阿豆去後山山腳下藏好,袁樺則和孟馳堅一同進城去應付官差。
這一去就去了許久,到天黑時人都沒有回來。
「如果真出了事,就拿著錢去找城中的溫家……」阿綿記著囑託,就一遍遍的用手梳過阿豆背部的鬃毛。
又過了約莫一個時辰,孟婧氣喘吁吁的跑來,「阿綿!好啦!回家吃飯了!」
就著月光這才趕回家,孟馳堅和袁樺都回家了,兩人看上去都累得很。
「沒什麼大事,不是想的那樣。是官府加急要一批鐵劍和弓箭,定金付了一半,但期限給的很緊,後天就得全打出來交貨,送去隔壁的鎮子上。」
三言兩語將事情講清楚,阿綿這才放下一顆心。
將值錢的物件歸位,竟發現孟母一個人在家竟然已經發好了面,擀出了許多很薄的餃子皮,還用鮮姜和豬骨煮了湯。
阿綿奔到雞窩,摸走三四枚雞蛋,和著之前拿出來攢下來的一小簍雞蛋,快速地做出一盆香蔥雞蛋的餡料,孟婧緊隨其後開始包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