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1 / 2)

黔首們再也忍不住,努力遏制心頭顫動,交頭接耳。

「我家離咸陽城不遠,就在土地肥沃之地,去歲粟的收成不過一百五十斤。」

「一百五十斤已經不少了。」

說話者是名乾瘦小老頭,臉上溝壑縱橫,皮膚黝黑,布滿風霜。

他嘆口氣:「去歲遭災,你猜我家黍米一畝地收成多少?」

身邊人好奇問道:「多少?」

那人伸出兩個手指頭,痛心說道:「二十斤!只有二十斤!」

二十斤能幹啥呢,還不夠一個壯勞力幾天吃的。

大秦黍米產量本就不夠,低於粟(小米),正常情況下,畝產不過60-120斤。

近幾年大秦天災嚴重,不是旱了就是澇了,冬天再冷點,忙忙碌碌一年,不過幾十斤嚼頭。

所有人都勒緊褲腰帶過活。

「我以為千斤糧是假的。」說話者乃韓國舊貴族,「上位者嘛,總把小功績宣揚的很大。」

這話引起旁人贊同。

「是這樣的,說是千斤,打個對摺,能有五百斤已算不錯。」

不曾想產量出來後,居然有一千兩百斤!

想到這個數字,所有人如同喝醉了般。

眼神迷茫,兩腿發顫,說起話來顛三倒四。

蒙愔早預料到這個情況,指著旁邊一堆南瓜。

「諸位,咸陽周邊土壤肥沃,加之科學施肥,有這個產量很正常。

爾等無需擔心,按照官府指引,就算不能達到一千兩百斤,也差不離。」

說完看向治粟內史:「李大人,煩請稱下這堆,也是一畝地的產量。」

這堆明顯比剛才那堆更多,南瓜個頭更大。

黔首們看的清清楚楚,每收穫一畝地,南瓜就會堆到一塊兒,絕不會有造假可能。

治粟內史已經從激動中平靜下來,按照要求一一稱重。

耳邊響起小老頭撕心裂肺的呼喊。

「一千三百五十八斤!」

「一千四百六十二斤!」

「一千零八十斤!」

「一千二百五十七斤!」

不管哪畝地,畝產皆超千斤,所有人都傻眼了,他們腦中只剩一個想法。

要變天了。

天下人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眼前農作物帶來的利益,不在金銀,在一國。

想像一下,在你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刻,有人挺身而出。

他說:「只要你願歸順大秦,從此不用再餓肚子。」

你會不會歸順呢?

答案不言而喻。

若是不願真心歸順,蒙愔也有後手。

她微笑上前,拿著自製小喇叭溫柔說道:「諸位,一千兩百斤的南瓜只是起點,經過代代培育,會有更優的種子留下。」

「只要你是秦人,大王每年都會下發最優糧種。」

一句話,將蠢蠢欲動的貴族澆個透心涼。

他們本來想著假意歸順,待得到糧種,兵精糧足後再反秦。

用秦王政給的神種養活兵馬,再攻打他,想想就過癮。

可那個女人卻說,官方每年都會推出產量更高的種子。

這就像一個胡蘿蔔,永遠釣住渴望吃飽飯的驢。

此招真毒,太毒了。

他國貴族眸中滿是不甘,看著台上嘴巴一張一合的女子,她還在洗腦黔首。

「你們種粟麥一年累死累活,畝產不到百斤,夠吃嗎?孩子餓得哭,官府還逼稅,圖什麼?」

「貴族們吃香喝辣,誰管你們死活?但大秦不同。大王說了,種南瓜的,賦稅減半,要讓每個人都吃飽飯。」

聽到這話,大秦黔首代表一臉與有榮焉。

驕傲說道:「看見了吧,這就是我們的王。」

「他的願望只有一個,統一天下,讓所有人吃飽飯。」

蒙愔滿意的看著台下托,繼續道:「諸位要知曉一點,不是大秦需要你們,是你們需要大秦。」

他國黔首若有所思。

蒙愔又開始道德綁架:「想想你們年邁的阿父阿母,他們最大願望是什麼?傳宗接代!」

「如何傳宗接代?讓孩子吃飽飯。吃的好,免疫力提高,才不會夭折。就算不為自己想,也要為孩子著想。」

「不跟大王混,明年餓死的就是你!」

「如今的世道你們也清楚,沒有大王統一前,世界各地鬧饑荒,出現人吃人的情況。

而秦國的黔首,頓頓都能吃飽飯。過段時間咸陽學宮開設,人人都能上學。」

……

蒙愔的聲音不算高,不似治粟內史那般,喊得撕心裂肺。

她的聲音有種蠱惑人心的力量,溫柔、堅定。

最新小说: 星河長明1戰與遠征 探班 重回高考前一個月 狐寵 海大胖覺得不行 與龍傲天成婚百年後 民國貴公子與忠犬凶煞 卑微雄蟲,在線翻車 殺死婚姻[ABO] 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