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恪不解的望著她:「蒙大人,不知這些可夠?」
蒙愔點頭:「夠了夠了。」
「那下一步?」
她沒有賣關子,鄭重道:「趙大人可曾聽過一句話?」
「什麼?」
蒙愔說的緩慢,咬字清晰:「青黴者入藥,綠霉者制瘟。」
趙恪臉色一變。
這個時代之人,哪個不是談瘟色變,趙恪緊咬牙關。
想起蒙愔提到的滅蝗法,簡單概括就是:培育綠僵菌,製造瘟蟲漿,潑灑蝗區。
「綠僵菌」「瘟蟲漿」這六字不管怎麼聽都不像好東西。
讓人聯想到和瘟疫。
這也是幕僚為何瘋狂反對的原因。
假如製造出來的東西不但對蝗蟲有效,還能感染黔首呢?
屆時鄭縣將變為死城,誰都負不起這個責任。
明明有更溫和的滅蝗法,沒必要急功近利。
可蒙愔說了,此法節省人力物力,又能徹底消滅蝗蟲,最好用。
趙恪同意這麼做,冒了不少風險。
收集好原材料,蒙愔喚來相里和。
少女眼中滿滿躍躍欲試:「大人,吾已準備好了。」
蒙愔瞥了她一眼,這種人若放到後代,妥妥的實驗狂人。
本來她不打算帶墨家人,是墨老特意要求,生怕她被其他墨勾搭上,相里氏不能獲得一手研究資料。
蒙愔好奇問道:「前段時間給你的書可看完了?」
她給的是初中物理、化學課本。
剔除掉不符合這個時代的,剩下的讓相里和自學。
少女敬佩的看著她,聲音愧疚:「還未完全弄懂。」
她以為自己足夠聰慧,祖父教的東西看幾遍就能懂,不管見到什麼神奇機關造物,過段時間都能明白其原理。
可夫人給的書太難了,有些詞她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祖孫倆白天研究蒙愔給的圖紙,晚上挑燈夜戰,倆月過去,還未徹底吃透。
難道是她太蠢了?
相里和有點懷疑人生。
她不擅長掩藏情緒,蒙愔一看便知對方在想什麼。
強忍笑意,心中想道:顫抖吧凡人,感受下被物理支配的恐懼。
面上不顯,拍拍對方肩膀:「不著急,慢慢學,爭取三年內學會。
畢竟初中有三年。
第132章 天才物理少女(吃飯時別看)
千年後的學生在有老師教導的前提下,也要花費這麼久才能學會。
不對,蒙愔忽然想起來,雖然初中有三年,但她壓根沒學會啊。
尤其是物理。
聽又聽不懂,學又學不廢。
正準備寬慰相里和,便聽對方「啊」了一聲,愧疚中帶著疑惑。
「夫人放心,我與祖父已讀懂基礎,再過半年,就能啃完兩本書。」
輪到蒙愔「啊」了一聲。
「你的讀懂,是看懂出題人的意思麼?」
相里和略一思索,明白對方在說什麼,不解問道:「夫人是說那些套上公式,就能得到結果的題?」
她說話時有種不顧別人死活的美。
少女自傲道:「這個太簡單啦,只需死記硬背,便能得到答案。」
都給蒙愔整不會了。
她提高聲音問道:「統兒,那些題真的很簡單?」
系統不解:「很簡單啊,跟弱智似的,沒有任何難度可言,套公式唄。」
蒙愔:啊?啊?啊?
她記得自己念初中時不是這樣的啊,題目中挖了很多坑,就算套對,也不一定得到正確答案。
難道她跟相里和念的不是同一本書?
不可置信說道:「提問,小明騎自行車去學校,5分鐘行駛1.5公里,求小明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如果保持這個速度,行駛3公里需要多長時間?」
題目剛念完,相里和立馬給出答案:「平均速度5米/秒,需要10分鐘。」
蒙愔暈乎乎的:「對麼統兒?」
「沒錯。」
這是非常簡單的一道題,但凡念過書都能解出來,但得出答案跟秒出答案是兩個概念。
若是蒙愔,她需要先統一換算單位,然後解題。
可相里和居然秒答。
秒答。
前腳說出問題,後腳得出答案。
這就是天才麼?
相里和有些委屈:「夫人,下次別用低智問題侮辱我。」
「好好好!」
蒙愔不服,又提出一道相對難的問題。
「提問,一個實心金屬塊在空氣中稱重為12N,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9N,已知水的密度為 1.0× 103kg/m3,重力加速度 g=10 N/kg。求:
1.金屬塊受到的浮力大小;
2.金屬塊的體積;
3. 金屬塊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