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修文的路很難走,他要左右逢源、兩邊拉攏,勢必就要走出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
所以今日,秦修文明確告訴申時行,他們可以在某些事情上進行合作,但是想要他成為申時行集團的馬前卒,這並不可能。
雖然今日沒有完全達成申時行的目的,但是想來對於這個結果,他們應該是尚且可以接受的。
秦修文的度把握地艱難又準確。
哪怕申時行等人再怎麼不滿秦修文不願意徹底倒向他們的選擇,但是當三日之後,萬曆在朝會上主動自己取消了「摘星樓」修建一事,願意一次性將拖欠京官的俸祿全部發放下去之後,申時行集團的人,也是無話可說了。
對方的能力擺在那邊,就是可以如此輕易地說服皇帝的決策!
甚至於,他如今還做著兩位皇子之師,不管誰做太子,是不是也意味著,秦修文能輕易影響下一任君主?
已經錯過了將他在微末之時掐死的機會,如今打打不死,殺殺不掉,完全拉攏人家也不樂意,只能委委屈屈在互相需要的時候合作一番,再不對付的時候再馬上翻臉。
秦修文,確實是勢不可擋啊!
而秦修文這邊,卻是對這次的結果非常滿意,他預備改革大明的對外策略,所以以往只需要照本宣科的東西都需要變更,這裡面若沒有內閣的支持,又要生出不少事端。
能讓內閣少找他茬,本身對他來講就是一種支持了,所以做一些投桃報李之事,秦修文也樂得做個好人。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到了各國使團進京的日子,按照慣例,這些使團將在七月陸續在京中集合拜會朝供,而鴻臚寺,就是接待這些使團的官方機構。
第168章
向大明朝供的國家和地區有一百多個,大明為了自己面子上好看,往往稱這是盛世空前,四海臣服、萬邦朝聖。
但是實際上絕非如此。
在一開始明初的時候,大明為了展示自己泱泱大國的風度,尤其是在鄭和下西洋之後,許多遙遠小國都知道了大明的富饒和強盛,而且大明的朝供制度一向是「薄來厚往」,有些飯都吃不飽的地方聽說了這等好事,當然盼星星盼月亮,不遠萬里也要來大明朝供一番。
這絕對是一個美差,能到當今世界上最繁榮的城市公費吃住,獻上一些家鄉的土特產,就能帶回十倍於他們朝供價值的賞賜。這樣的便宜,誰不想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