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修文知道他在走一條什麼路,若是行差踏錯半步,那他就是其他朝臣口中的佞臣,蠱惑君王,罪名羅織的更大一點,都可以直接將他拉出去到午門斬首示眾,可以說走這一步,秦修文是一步步行走於刀鋒之上,必須萬分小心。
然而深諳投資學的秦修文深刻的明白,利益有多大,風險就有多大,想要按照前人的軌跡論資排輩坐到自己想坐的位置,可能那時候他都已經垂垂老矣了,沒了那股心氣,還如何做當年想做的事情?
劍走偏鋒,是偶然,也是秦修文人性深處的必然。
這是一場表面十分和諧的對話,無人知曉「乾清宮」偏殿裡兩人到底具體談論了什麼,就連起居郎也只在史書上寫下一筆:萬曆十五年十一月十二日夜,陛下秘密召見秦郎中,於殿中相談半個時辰,秦郎中離去後,陛下龍顏大悅。
後世的專家學者十分重視萬曆和秦修文的這一次會面,企圖從各個角度印證兩人談話的具體內容,雖然從此後秦修文的政績中可以推測出一二,但是無人在現場,就也只是推測。
而為什麼這些專家要這般分析這一次的會面,那是因為這將是改寫整個大明局勢的起點。
~~~
秦修文原本就是個工作狂,初到戶部從宋尚書那邊接了一個大任務,現在又從萬曆那邊又接了一個幫他賺錢的任務,若是常人早就怨聲載道了,可是秦修文無牽無掛,一心只撲在事業上。
況且,做報刊的話,一回生二回熟,他已經有了一套原班基礎人馬供他驅使,現在要做的,是先將印刷坊開到京城來,然後再將一些人手抽調到京城。
秦修文自然還有其他諸多生錢的手段,但是卻不是他現在能夠去碰的,尤其是在京城這個地方,他一個區區戶部五品小官,如何能放開手腳去做?但是報刊就不一樣,這是一項文人的生意,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報刊絕對是又能快速賺錢變現又能迅速揚名天下的好機會。
而有了萬曆這位最高統治者的站台,京城報刊的發行量一定會到一個恐怖的熟悉,而報刊的影響力也會隨之無限放大!
秦修文如今與衛輝往來的信件,已經有了專人傳送,絕不會轉輾他人之手,很快秦修文的信就到了衛輝府這邊。
這封信件猶如一點水濺入了油鍋之中,原本因為秦修文的離開已經有些沉寂下來的衛輝府再次喧騰起來,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秦大人去了京城後,這才幾天啊?居然就要在京城創立「京城時報」,還要從他們衛輝府調派人手過去!
所有人再看印刷坊和編輯處的人,眼睛都要紅了!這是多大的美差啊!居然又能跟著秦大人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