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年關刺殺
又是一年新年,弘治十四年即將到來。
從臘月二十五開始,朝廷各衙署紛紛開始休沐。
到年關的時候,王德發和唐寅、吳娘子等人都開始忙碌起來,主要還是在忙碌統計帳簿的事。
臘月二十六這天,順天報業和順天快遞的帳簿全部交到了陳策手中,大清早陳策就開始看帳簿。
順天報業今年盈利二千九百多兩,順天快遞收支平衡,當然,如果按照會計準則和權責發生制的記帳方式來說,順天快遞其實還是有些小虧的。
不過無論如何,在支付所有成本後,兩商業都依舊有盈餘,並且也養活了劉洪那一批情報探子,陳策已經很滿意了。
朱厚照拿著分到手的一千四百五十兩白銀,臉上一直洋溢著笑容,這可都是他的零花錢,自己憑本事掙到的錢,有種別樣的感覺。
「小老弟,你這順天快遞明明是收支平衡的呀?為什麼你會說虧損了呢?」
陳策知無不言,他耐心的對朱厚照解釋道:「在會計記錄收益和支出的時候,通常我們用的是收入實現制,但這其實並不準確。」
「想要真實的觀察帳簿,是否會出現盈利,還是該用權責發生制。」
朱厚照聽得一臉懵逼,不過不要緊,陳策閒著無事,繼續耐心的對朱厚照道:「你看到這則帳簿上的支出了嗎?」
「弘治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花了三十六兩白銀租賃了一匹好馬,租賃期限是一年,一次性支付對不對?」
朱厚照道:「是啊,帳簿上將這三十六兩白銀放在支出上,這沒錯呀。」
陳策道:「是沒錯,可是放在經營成本上就不對了,這一匹馬匹,要使用一年,那其實每個月這匹馬都會有成本存在。」
「如果計算每個月的利潤,那就需要將這匹馬的價值給分攤掉,每個月這匹馬產生的成本應該是三兩白銀。」
朱厚照撓撓頭,他不理解的問道:「有什麼區別呢?」
陳策道:「這樣不至於讓某個月忽然出現盈利情況漲跌浮動太大,從而影響了對整個帳簿的判斷呀。」
「也便於查帳。」
「帳簿能體現的東西有很多,如果每個月的浮動過大,那就要去分析為什麼會如此,會不會存在帳簿記錄錯誤等等情況。」
「但如果因為記帳的方式出現失誤,很多帳簿的規律就無法反饋到經營情況上,決策者無法通過帳簿去判斷一個商業的整體情況。」
朱厚照似懂非懂,他疑惑的道:「帳簿不就是看看帳上還有多少錢麼?怎麼還能分析出其他的東西呢?」
陳策搖頭道:「大明商業帳簿一般分兩份,一份是利潤帳簿,一份是資金帳簿。」
當然,這是一些商業足夠大的商人們才會採用的記錄方式,小作坊商業不需要什麼利潤帳簿,直接一本資金帳簿就行了。
大一點的僱傭商業都會採用兩種帳簿混合記錄。
比如陳策現在的順天報業和順天快遞,都是如此。
會計術算這種人才都是難能可貴的寶貝,一代傳一代的傳下去的,大明對這種稀缺人才一般都是定向培養,或者權貴們私人培養的。
「算了,算了,伱還是莫要操心這些事了,知曉這個也沒用。」